文章解析

lǎo
bìn
shī

朝代:宋作者:苏泂浏览量:1
lǎo
bìn
jīng
shuāng
jué
chūn
róng
dài
xuě
lái
sàn
chóu
shī
shù
shǒu
zuì
jiǔ
sān
bēi
xíng
diàn
rén
guī
shǎo
huāng
lín
niǎo
huí
gāo
qíng
gòng
zhāi
jiàn
biān
méi

译文

鬓角的白发像被寒霜惊动般显眼,春天的容貌带着雪意到来。写下几首诗排遣忧愁,寻觅几杯酒来酣醉。旅舍中归来的人渐渐稀少,荒芜的树林里鸟儿飞去又飞回。高远的情怀无人能一同分享,独自采摘山涧边的梅花。

逐句剖析

"老鬓惊霜觉":鬓角的白发像被寒霜惊动般显眼,

"春容带雪来":春天的容貌带着雪意到来。

"散愁诗数首":写下几首诗排遣忧愁,

"觅醉酒三杯":寻觅几杯酒来酣醉。

"行店人归少":旅舍中归来的人渐渐稀少,

"荒林鸟去回":荒芜的树林里鸟儿飞去又飞回。

"高情无与共":高远的情怀无人能一同分享,

"自摘涧边梅":独自采摘山涧边的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老鬓诗》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年老逢春、鬓发染霜之景;颔联叙写以诗酒排遣愁绪之事;颈联描绘行店人少、荒林鸟飞的旅途景象;尾联抒发情怀无人共赏、自摘梅花的孤寂。全诗语言质朴,借春日行旅中的见闻感受,流露出行旅的孤寂与内心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苏泂(1170?~?),南宋诗人。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相苏颂四世孙,曾拜陆游为师,少随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四方。曾入建康幕,而终偃蹇不遇。苏泂与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其存诗多抒穷愁潦倒之情或师友赠答,题材较狭窄。《春歌》《江上遣兴》《抒怀》《西陵道中》《舟中》等诗,或清新流丽,或飘逸豪放,《金陵怀古》七绝多至二百首,尤为雄奇。他亦能词。著有《泠然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鬓惊霜觉,春容带雪来”两句是描写时光流逝带来的容颜变化。“老鬓”指苍老的鬓发,“霜”“雪”在这里都比喻白发。一个“惊”字,写出了诗人突然察觉鬓角如霜般斑白时的触动,暗含对岁月匆匆的感慨;“带雪来”则将春日里的容貌与白发联系,原本应是生机盎然的“春容”,却带着如“雪”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衰老悄然而至的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怅惘。​颔联“散愁诗数首,觅醉酒三杯”两句是描写诗人排遣愁绪的方式。面对岁月带来的愁情,诗人选择用写诗、饮酒来消解。“散愁”直接点出写诗的目的,“觅醉”则体现出想借酒暂忘忧愁的心境。“数首”“三杯”虽是虚指,却生动展现了诗人以诗文抒怀、以杯酒释怀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内心愁绪的深沉。​颈联“行店人归少,荒林鸟去回”两句是描写周围的景物。“行店”指旅途上的客店,“人归少”写出客店的冷清;“荒林”指荒凉的树林,“鸟去回”描绘出鸟儿在林中往返飞翔的景象。这两句以景衬情,冷清的客店、荒凉的树林,与往返的飞鸟形成对比,更显环境的孤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之感。​尾联“高情无与共,自摘涧边梅”两句是抒发诗人的心境。“高情”指高远的情怀,“无与共”点明了这种情怀无人共享的孤独。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自摘涧边梅”,梅花常象征高洁,独自采摘梅花的举动,既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也透露出一种自我慰藉的淡然,让全诗的情感在孤寂中多了一份清雅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泂《邢兄次韵再答之》

下一篇:宋·苏泂《送赵蹈中府签对策大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