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五月火云堆":长安五月火烧云堆,
# 火云:红云,多指炎夏。
"客子光阴鬓发催":客居之人的光阴,催赶着鬓发变白。
#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谋国已嗟无位及":为国家谋划已叹息自己无官位能参与,
# 嗟:叹词,嗟叹,表示忧感。,谋国:为国家利益谋划,这里指谋划取得国家政权。
"忧家只怕有书来":担忧家里只怕有书信到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榴花耀眼,何曾去采摘,
# 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萱草惊心不要开":萱草令人惊心,不要开放。
# 萱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可供观赏,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远行屯守边疆。
"焉得儿男备征戍":怎样能让儿男准备去应征戍边。
# 征戍:远行屯守边疆。
"等闲挈取版图回":轻易地夺取版图回归。
# 版图:疆域;领土。,挈:用手提着。,等闲:轻易;随便。
南宋诗人
苏泂(1170?~?),南宋诗人。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相苏颂四世孙,曾拜陆游为师,少随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四方。曾入建康幕,而终偃蹇不遇。苏泂与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其存诗多抒穷愁潦倒之情或师友赠答,题材较狭窄。《春歌》《江上遣兴》《抒怀》《西陵道中》《舟中》等诗,或清新流丽,或飘逸豪放,《金陵怀古》七绝多至二百首,尤为雄奇。他亦能词。著有《泠然斋集》。
1. 分段赏析
“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开篇描绘了长安五月的炎热景象,“火云堆”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客子光阴鬓发催”,则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时光匆匆流逝,容颜老去的无奈和感慨,为全诗奠定了忧愁的基调。“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颔联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国家出力却无官位的遗憾,以及担忧家中却又害怕听到坏消息的矛盾心情。“谋国”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忧家”则表现了他对家人的牵挂,两者相互交织,更显诗人内心的痛苦。“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颈联通过描写榴花和萱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榴花照眼”却“何曾摘”,暗示了诗人无心欣赏美景;“萱草惊心”而“不要开”,则表达了诗人害怕忧愁加剧的心情,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焉得儿男备征戍,等闲挈取版图回。”尾联抒发了诗人渴望有男儿去戍守边疆,轻松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愿望,“等闲挈取版图回”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坚定信念,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泂《夜句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