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踯躅随群队":小时候我总是走走停停地跟随大人们一起拜年,
"长大悲伤怕物华":而今长大了,心中满是悲伤,害怕看到美好的事物。
"爇罢天香天影室":在天影室里点燃了天香之后,
# 天:一作来。
"不行人事便归家":我就不再参与那些人情世故的应酬,直接回家去了。
南宋诗人
苏泂(1170?~?),南宋诗人。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相苏颂四世孙,曾拜陆游为师,少随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四方。曾入建康幕,而终偃蹇不遇。苏泂与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其存诗多抒穷愁潦倒之情或师友赠答,题材较狭窄。《春歌》《江上遣兴》《抒怀》《西陵道中》《舟中》等诗,或清新流丽,或飘逸豪放,《金陵怀古》七绝多至二百首,尤为雄奇。他亦能词。著有《泠然斋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小年踯躅随群队”。“小年”点明时间,是春节前的重要节点。“踯躅”一词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年少时在拜年队伍中犹豫不决、脚步迟缓的状态,体现出少年内心的懵懂与对拜年这一习俗的似懂非懂,同时也为后文成年后的心境变化埋下伏笔。次句“长大悲伤怕物华”。“长大”与上句“小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悲伤”直接抒发了成年后的诗人内心的情绪,“怕物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害怕看到美好的事物,因为这会让他联想到时光的流逝、青春的不再,美好的事物反而成了引发悲伤的缘由,表达出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无奈与感慨。第三句“爇罢天香天影室”。“爇罢”即点燃完毕,“天香”指祭祀用的香,“天影室”是祭祀的场所。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影室完成祭祀仪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既体现了对传统祭祀习俗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人在精神上的某种寄托,在繁琐的世俗生活中,祭祀成为他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末句“不行人事便归家”。“不行人事”表明诗人在完成祭祀后,无心参与世俗的人情往来和应酬活动,“便归家”则体现出诗人的决然,径直回家,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世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渴望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上一篇:宋·苏泂《再和陶韵》
下一篇:宋·苏泂《寓言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