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sàn
guān
yīn
zhōng
yǒu
rén

朝代:宋作者:文同浏览量:1
liù
yuè
zhèng
shǔ
ruò
fèi
huò
shí
xíng
guān
dào
shí
jiǔ
jiǎo
yān
yún
zhì
jìn
sàn
shù
shài
luò
hóu
chuǎn
jiē
chǐ
齿
shé
jīn
dān
xuè
tóng
lǐng
ān
hàn
yōu
kēng
kùn
yuán
yòu
mǎng
niǎo
què
zhì
yīn
wèi
wèi
jiù
míng
suǒ
yuán
bēn
zǒu
mào
yán
è
chén
xīn
zhù
néng
lüè
yīn
niàn
yuán
zuǒ
yòu
lín
wèi
shí
yǒu
wén
jiǔ
cháng
sōng
jiè
gāo
yīn
fēi
qīng
zhuó
céng
duì
sēng
yǒng
shí
yǐn
zhuó
wèi
jǐng
suī
rán
yóu
liú
shuò
jīn
zhǐ
mèng
xiǎng
wǎng
miǎo
suǒ
xiào
shū
wèi
guī
shàng
shuí
yuē
ěr
duǎn
西
shǒu
xiè
yán

译文

六月的正午时分,大暑天气热得像一口沸腾的大锅。我行走在古老的关道上,每走十步就得停下九次。烟云被高温炙烤得消散殆尽,树木仿佛快要掉落。我气喘被晒得吁吁,呼吸不畅,口腔和舌头里的津液也多次干涸。挑担僮仆的肩头磨破流血,浸湿了衣领,马匹的汗水湿透了脊背。幽深的坑谷困住了猿猴,茂密的丛林里鸟雀也饱受干渴。看到这般情景我暗自思量,为何要被名利束缚。到底是为了什么利益,在这酷热中奔走冒险。尘世追名逐利之心日夜逼迫着我,想停下脚步却无法做到。于是我思念起故乡,那里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从前我还没有科举中第的时候,在故乡有诗文和美酒相伴的快乐。高大的松树提供浓密的树荫,飞泻的瀑布可以用来清凉沐浴。在层叠的山崖边与僧人吟诗咏唱,在大石旁招待客人饮酒。虽然故乡也有炎热的天气,但不会像在这里被热得如此难受。如今故乡的生活只能在梦里出现,想要回去却路途遥远。我还没有建立什么特殊的功业,归期也无人与我约定。只能白白地写下这首短歌,朝着西方故乡的方向,拜谢那山川林壑。

逐句剖析

"六月日正午":六月的正午时分,

"大暑若沸镬":大暑天气热得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时行古关道":我行走在古老的关道上,

"十步九立脚":每走十步就得停下九次。

"烟云炙尽散":烟云被高温炙烤得消散殆尽,

"树木晒欲落":树木仿佛快要掉落。

"喉鼻喘不接":我气喘被晒得吁吁,呼吸不畅,

"齿舌津屡涸":口腔和舌头里的津液也多次干涸。

"担血僮破领":挑担僮仆的肩头磨破流血,浸湿了衣领,

"鞍汗马濡膊":马匹的汗水湿透了脊背。

"幽坑困猿狖":幽深的坑谷困住了猿猴,

"密莽渴鸟雀":茂密的丛林里鸟雀也饱受干渴。

"至此因自谓":看到这般情景我暗自思量,

"胡为就名缚":为何要被名利束缚。

"所利缘底物":到底是为了什么利益,

"奔走冒炎恶":在这酷热中奔走冒险。

"尘心日夜迫":尘世追名逐利之心日夜逼迫着我,

"欲住不能略":想停下脚步却无法做到。

"因念吾故园":于是我思念起故乡,

"左右悉林薄":那里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

"昔我未第时":从前我还没有科举中第的时候,

"此有文酒乐":在故乡有诗文和美酒相伴的快乐。

"长松借高阴":高大的松树提供浓密的树荫,

"飞瀑与清濯":飞泻的瀑布可以用来清凉沐浴。

"层崖对僧咏":在层叠的山崖边与僧人吟诗咏唱,

"大石引客酌":在大石旁招待客人饮酒。

"畏景虽赫然":虽然故乡也有炎热的天气,

"无由此流烁":但不会像在这里被热得如此难受。

"于今只梦想":如今故乡的生活只能在梦里出现,

"欲往途路邈":想要回去却路途遥远。

"所效殊未立":我还没有建立什么特殊的功业,

"期归尚谁约":归期也无人与我约定。

"徒尔发短歌":只能白白地写下这首短歌,

"西首谢岩壑":朝着西方故乡的方向,拜谢那山川林壑。

# 西:四库本作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围绕诗人在大暑时节途经散关的经历展开,先浓墨重彩描绘六月正午大暑如沸的酷热景象,自身及僮仆、马匹在途中的煎熬,展现旅途艰辛;进而反思自己为名利所缚,奔波于炎恶之中;最后忆起故乡林薄间文酒作乐、清凉惬意的往昔生活,抒发对故园的思念。前半部分着力于夏日旅途酷热描绘,渲染艰难氛围;中间转入对自身追逐名利行为的反思;后半部分回忆故乡生活,将现实与往昔对比,强化思乡与归心。该诗以不同视角展现旅途与心境,其对夏日酷热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既体现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反映其在名利与闲适间的纠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至“齿舌津屡涸”,诗的开篇“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点明时间是六月正午,大暑时节酷热难耐,将大暑比作沸腾的大锅,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炎热的程度。“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描绘诗人行走在古关道上,因酷热而举步维艰,每走十步就得停下九次,侧面烘托出天气的恶劣。“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运用夸张手法,极言炎热对自然景象的影响,烟云被高温炙烤消散,树木仿佛被晒得要掉落。“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细致刻画诗人自身状态,呼吸急促,口腔舌头津液干涸,从生理感受层面进一步强调酷热带来的痛苦。这几句层层递进,全方位渲染出大暑时节的酷热氛围和旅途的艰难。“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至“奔走冒炎恶”,“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描写僮仆肩头被扁担磨破流血,浸湿衣领,马匹汗水湿透脊背,从人物和动物在酷热下的状态,体现旅途的艰辛。“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将视野扩展到自然万物,连深坑里的猿猴、密林中的鸟雀都被困于酷热、饱受干渴,突出炎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诗人触景生情,在此情此景下开始反思,自问为何被名利束缚,为了什么利益在这酷热中奔波,由对炎热景象的描写转入对自身行为和追求的思考,情感上由对酷热的无奈痛苦转为对名利的质疑。“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至结尾,“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表明诗人被尘世追求名利之心日夜逼迫,想停下却无法做到。“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思绪陡然转到故乡,回忆起故乡四周林木丛生的景象。“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长松借高阴,飞瀑与清濯。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详细追忆未中第时在故乡的惬意生活,在长松下乘凉,在飞瀑边洗涤,在山崖旁与僧人吟诗,在大石边与客饮酒,展现出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图景。“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尽管故乡也有炎热天气,但因有这些美好的事物,不会让人感觉如此酷热难耐。“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回到现实,如今故乡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路途遥远难以归去,自己尚未建立功业,归期也无人可约,流露出无奈与惆怅。“徒尔发短歌,西首谢岩壑”,只能作此短歌,向着故乡方向拜谢那山水林壑,以一种略带凄凉的方式结束全诗,将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同《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方庵》

下一篇:宋·文同《山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