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huā

朝代:宋作者:文同浏览量:1
xiān
xìng
fān
xīn
yāo
ráo
chén
dài
zhuāng
yōu
fěn
zhòng
diǎn
yào
yún
yuè
dàn
xié
fēn
yǐng
chí
qīng
dào
xiě
zhēn
jūn
lián
jiù
céng
bàn
jiāng
chūn

译文

超凡的杏树焕然一新,晨露洗净后更显娇娆。等待梳妆时担忧脂粉过浓,轻点花蕊需如凝脂般匀称。月色朦胧中枝影斜分,池水清澈倒映出最本真的芳姿。请务必怜惜这旧时相识,它曾陪伴过曲江畔的旖旎春色。

逐句剖析

"仙杏一番新":超凡的杏树焕然一新,

# 番:一作翻。

"妖饶洗露晨":晨露洗净后更显娇娆。

"待妆忧粉重":等待梳妆时担忧脂粉过浓,

"欲点要酥匀":轻点花蕊需如凝脂般匀称。

"月淡斜分影":月色朦胧中枝影斜分,

"池清倒写真":池水清澈倒映出最本真的芳姿。

"君须怜旧物":请务必怜惜这旧时相识,

"曾伴曲江春":它曾陪伴过曲江畔的旖旎春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杏花》是北宋诗人文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杏花初绽时的娇美姿态,并借物抒怀,寄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视。首联展现清晨带露新绽的杏花,突出其超凡脱俗的清新之美;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比作精心梳妆的佳人,凸显其娇柔之态;颈联通过月光投影与池中倒影的虚实结合,营造出空灵意境;尾联由物及情,借杏花追忆往昔曲江春景,暗含世事变迁的感慨。全诗以画家视角捕捉物象,语言清丽工巧,意象生动传神,在咏物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仙杏一番新,妖饶洗露晨”总起全诗意境。以“仙杏”定调超凡气质,动词“洗”赋予自然现象以主动美感,奠定全诗拟人基调。颔联“待妆忧粉重,欲点要酥匀”颔联延续拟人笔法。“待妆”“欲点”将杏花含苞待放之态喻为女子对镜理妆的微妙情态,“粉重”“酥匀”虚实相生,既实写花瓣的粉质厚重与花蕊的细腻分布,又暗含对妆容分寸的艺术考量,展现宋代文人特有的精致审美趣味。颈联“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写真”颈联转入夜景描写。月光朦胧中,杏枝斜影与水中倒影构成双重镜像,“分”字精准捕捉光影交错的空间层次,“倒写真”以池水为天然画纸,突显杏影的天然画意。此联通过光影美学营造出空灵意境,体现宋代诗画相通的审美追求。尾联“君须怜旧物,曾伴曲江春”尾联卒章显志。“怜旧物”将咏物升华至怀旧层面,“曲江春”借唐代长安名胜暗喻往昔盛景。诗人以杏花为情感载体,在时空交织中寄寓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赋予咏物诗以深沉的历史纵深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同《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下一篇:宋·文同《阆州东园十咏·柳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