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菀冥冥雨气沉":浓密昏暗的雨雾沉沉下压,
"一春长是咏春阴":整个春天总是在吟咏这春日的阴沉。
"燕归画栋帘栊静":燕子飞回雕花的屋梁,窗帘安静低垂,
"莺下雕栏院宇深":黄莺落在雕花的栏杆,庭院幽深寂静。
"斗草玉钗应复约":头戴玉钗的女子们该又约好去斗草,
"看花金勒误重寻":骑着佩金勒的马看花,却耽误了重新寻访。
"谢郎风调将谁奈":谢郎这般风流雅趣,又能与谁共赏,
"独倚书床拥鼻吟":独自倚在书床旁,掩着鼻子低声吟咏。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菀菀冥冥雨气沉,一春长是咏春阴”以“菀菀冥冥”描绘雨雾迷蒙的景象,“雨气沉”点出春雨连绵、湿气浓重的特点,奠定全诗阴郁的基调。“一春长是咏春阴”则直接点明整个春天都在吟咏这春日的阴沉,流露出诗人对春雨连绵的感触。颔联“燕归画栋帘栊静,莺下雕栏院宇深”聚焦庭院中的动态。燕子回到画栋之上,黄莺飞落雕栏之间,而“帘栊静”“院宇深”又以静景衬托,动静相衬,勾勒出春雨中庭院的清幽静谧,暗含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寂。颈联“斗草玉钗应复约,看花金勒误重寻”由眼前之景转入回忆与联想。“斗草”“看花”是春日里常见的游乐活动,“玉钗”暗示女子,“金勒”代指骑马的人,昔日相约的情景与如今因雨而误了重寻的现实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怅惘。尾联“谢郎风调将谁奈,独倚书床拥鼻吟”“谢郎”此处可能指代友人或自比,“风调”赞其风度才情,“将谁奈”透露出一种无奈。“独倚书床拥鼻吟”则以具体动作收尾,诗人独自倚靠在书床旁,掩鼻低吟,将孤独、闲愁的情绪推向极致,也呼应了首联的“咏春阴”,完成了对春日雨中情思的细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