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九章开方诀":学成了《九章算术》的开方诀窍,
"诵得一行乘除诗":也能诵读唐代僧一行所撰有关乘除运算的歌诀诗。
"自然天性晓绝艺":天生就对这些绝妙的技艺悟性极高,
"可敌国手应吾师":技艺可与国手相当,足以做我的老师。
"窗前横榻拥炉处":在窗前横放着卧榻、围拥着炉火的地方,
"门外大雪压屋时":在门外大雪积压着房屋之时。
"独翻旧局辨错着":独自翻开旧的棋局辨析其中的错着,
"冷笑古人心许谁":冷笑古人心中所认可的能有谁?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诗。全诗描绘了棋僧惟照多方面的出众才能,借送别棋僧惟照,表达了诗人对惟照才华、棋艺及独特个性的赞赏之情。
2.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窗前横榻拥炉处,门外大雪压屋时”描绘出一幅冬日对弈图。诗人将视线投向屋内窗前横榻、拥炉而坐的场景,又延展至门外大雪压屋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孤寂清冷的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鲜明的视觉背景。同时,“独翻旧局辨错著”中,“翻旧局”这一动作也是视觉可感的,展现出惟照专注研究棋谱的模样。
3. 分段赏析
“学成九章开方诀,诵得一行乘除诗”:开篇点明惟照在数学和棋艺方面的学识。“学成九章开方诀”表明他掌握了《九章算术》中开方的诀窍,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钻研精神。“诵得一行乘除诗”进一步强调他在数学运算方面的精通,为后文描写他的棋艺高超做铺垫,暗示他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棋艺上也能取得非凡成就。“自然天性晓绝艺,可敌国手应吾师”:直接赞美惟照的棋艺。“自然天性晓绝艺”说明他天生就具有领悟精妙技艺的能力,强调了他的天赋。“可敌国手应吾师”则高度评价他的棋艺水平,认为他可以和国手相匹敌,甚至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突出了惟照在棋艺方面的卓越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赞赏。“窗前横榻拥炉处,门外大雪压屋时”:描绘送别时的环境。“窗前横榻拥炉处”勾勒出一个温暖、舒适的场景,惟照坐在窗前的横榻上,围着火炉,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门外大雪压屋时”则通过描写门外的恶劣天气,大雪压着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离别的伤感和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独翻旧局辨错著,冷笑古人心许谁”:刻画惟照在送别时的行为和神态。“独翻旧局辨错著”描写惟照独自翻看旧的棋局,辨别其中错误的着法,体现出他对棋艺的专注和执着,即使在送别之时,依然心系棋艺。“冷笑古人心许谁”则表现出他对古人棋艺的一种不屑和自信,他认为古人的棋艺或许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出他的高傲和对自身棋艺的高度自信,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棋艺造诣之深。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作为宋代围棋文学的代表,被辑录于《历代围棋诗365首》的第80首。现代书法家王志远曾以笔墨诠释该诗,其书法作品成为探究文同诗歌传播的重要实物依据。诗中“门外大雪压屋时”一句,凭借对冬日意象的精妙捕捉,被诸多媒体选入大雪主题诗句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