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鸟惊飞断雁号":栖息的鸟儿被惊飞,失群的孤雁哀号,
"独凭幽几静尘劳":我独自倚靠在幽静的几案旁,让尘世的烦劳得以平静。
# 劳:烦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北风呼啸着吹过北面的门户,霜的威力显得格外浓重,
# 风鸣:风的呼啸。
"云压南山雪意高":乌云压低,笼罩着南山,预示着大雪将至。
# 雪意高:快要下雪了。
"少睡始知茶效力":睡眠减少才知道茶的提神功效,
# 少睡:没有睡意。
"大寒须遣酒争豪":在这大寒时节须借酒来增添豪情。
"砚冰已合灯花老":砚台里的墨汁已经结冰,灯花也渐渐黯淡,
# 灯花老:灯芯已快烧尽。,砚冰:砚水冻成的冰。
"犹对群书拥敝袍":我仍裹着破旧的长袍,面对着众多书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寒夜酬和的七言律诗,描绘了大寒之夜宿鸟惊飞、断雁哀号,北风呼啸、霜重云压的寒冷景象,以及诗人饮茶失眠、以酒豪饮,在砚冰灯老时仍拥袍对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寒夜中寻求宁静、享受独处,以及对友人的酬和思念之情。借大寒之夜的景象与自身活动,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情谊。
2. 写作手法
对仗:颔联“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风鸣北户”对“云压南山”,“霜威重”对“雪意高”,在词性、结构上相互对应,使诗歌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首联中,在大寒之夜,诗人“独凭幽几”,窗外栖鸟惊飞、孤雁哀号之音传入耳中。尘世的劳顿曾让诗人身心俱疲,而此刻于冬夜闲居,却能从这清冷之境中寻得淡泊超然之感,觅得内心的宁静安适。颔联对仗精妙,北风在北户呼啸,霜气森严,乌云压向南山,大雪欲来。这肃杀之景不仅勾勒出寒夜的凛冽,更与诗人内心的情绪形成映照,在外界的寒冷与喧嚣中,凸显其内心的沉静。颈联里,夜深之际,因饮茶而失眠的诗人,深切体会到茶的效力。在这寒冷彻骨的夜晚,诗人以酒遣怀,尽显豪迈之气。此句将诗人安贫乐道、洒脱不羁的性格展露无遗。尾联描绘出砚台结冰、灯花黯淡的场景,可诗人依旧裹着旧袍,面对群书。这一画面中,诗人沉浸于夜读,享受着宁静之趣,既展现出对知识的热爱,也饱含着对友人仲蒙的深切思念,以这种静谧的方式酬和友人。
4. 作品点评
《和仲蒙夜坐》作为一首酬和诗,深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整首诗布局精巧,前两联着重写景,借大寒夜的凛冽之景,烘托出诗人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后两联侧重抒情,将诗人对宁静的喜爱、对友情的珍视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文同《蒲氏别墅十咏·方湖》
下一篇:宋·文同《墨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