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yún
lóu

朝代:宋作者:文同浏览量:1
nán
shān
běi
lǐng
yuǎn
céng
zhāo
yún
nóng
ruò
zhēng
lóu
gāo
bǎi
chǐ
jiàn
wàn
gèng
yǒu
shì
lái
dēng

译文

南山的北岭远远望去层层叠叠,早晨的云彩、傍晚的雨幕浓厚得好似蒸腾的水汽。这楼高达百尺,站在楼上能看见万里之遥的景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必须要来登楼呢。

逐句剖析

"南山北岭远如层":南山的北岭远远望去层层叠叠,

"朝云暮雨浓若烝":早晨的云彩、傍晚的雨幕浓厚得好似蒸腾的水汽。

"楼高百尺见万里":这楼高达百尺,站在楼上能看见万里之遥的景象,

"更有底事须来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必须要来登楼呢。

# 底:新刻本、傅校作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云楼》是北宋诗人文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望云楼周边的自然景象以及登楼所见的宏阔视野。前两句通过描写南山北岭的层叠之态和朝云暮雨的浓厚之景,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后两句则由景及理,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对登楼必要性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这句诗中“南山北岭”点明了描绘的对象,“远如层”形象地描绘出山岭层层叠叠、连绵不绝的景象。“朝云暮雨”则描绘了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浓若烝”将云雨的浓厚比作蒸腾的水汽,生动地表现出云雨的浓郁和动态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后两句:“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这句诗中“楼高百尺”突出了望云楼的高耸,“见万里”则强调了站在楼上所能看到的广阔视野。“更有底事须来登”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登楼必要性的思考,暗示了诗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必执着于一些外在的事物,要有豁达的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万俟咏《恋芳春慢·蜂蕊分香》

下一篇:宋·文同《郡斋水阁闲书·湖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