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ér
·
·
yǎn
liáng

朝代:宋作者:程垓浏览量:1
yǎn
liáng
huáng
hūn
tíng
yuàn
jiǎo
shēng
chù
ǎi
chuāng
fēng
dēng
lěng
hái
shì
hán
shí
jié
níng
zhù
qiè
niàn
cuì
bèi
xūn
lóng
chéng
shè
lán
chóu
jué
tīng
fèng
zhú
shēng
zhōng
yǐng
zhàng
wài
niàng
hán
qīng
xuě
shāng
xīn
chù
què
dāng
nián
qīng
bié
méi
huā
mǎn
yuàn
chū
chuī
xiāng
nòng
ruǐ
rén
jiàn
wéi
yǒu
yún
qiān
dié
qíng
wèi
chè
yòu
shuí
liào
ér
jīn
hǎo
mèng
fēn
yuè
kān
chóng
shuō
dàn
dāng
chū
chóng
mén
suǒ
chù
yóu
yǒu
shēn
yuè

译文

黄昏时分,庭院笼罩在一片凄凉之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低沉凄切的角声。低矮的窗户,弯曲的屋檐下,风中的灯火显得格外冷清,这又是那个苦寒的季节。我凝望伫立。思绪万千,想到那翠被熏笼,如今夜夜都只是个摆设。倚着栏杆,满心愁绪。只听得窗外凤尾竹在风中沙沙作响,帐篷外,轻盈的雪花簌簌落下,更添几分寒意。每当伤心之时,我就会想起当年我们轻易地分别。那时,满院的梅花刚刚绽放。香气扑鼻,花蕊摇曳,却无人欣赏,只有天边层层叠叠的暮云相伴。情感未曾断绝。谁又能料到,如今的却如同胡越两地,好梦难竟。这些往事,实在不忍再提。但我还记得,当初我们重门锁闭,只有那深夜的明月静静地照耀着我们。

逐句剖析

"掩凄凉、黄昏庭院":黄昏时分,庭院笼罩在一片凄凉之中,

"角声何处呜咽":不知从何处传来低沉凄切的角声。

# 呜咽: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矮窗曲屋风灯冷":低矮的窗户,弯曲的屋檐下,风中的灯火显得格外冷清,

"还是苦寒时节":这又是那个苦寒的季节。

"凝伫切":我凝望伫立。

# 凝伫:凝望伫立;停滞不动。

"念翠被熏笼":思绪万千,想到那翠被熏笼,

# 熏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夜夜成虚设":如今夜夜都只是个摆设。

"倚阑愁绝":倚着栏杆,满心愁绪。

"听凤竹声中":只听得窗外凤尾竹在风中沙沙作响,

"犀影帐外":帐篷外,

"簌簌酿寒轻雪":轻盈的雪花簌簌落下,更添几分寒意。

# 簌簌:象声词。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伤心处":每当伤心之时,

"却忆当年轻别":我就会想起当年我们轻易地分别。

"梅花满院初发":那时,满院的梅花刚刚绽放。

"吹香弄蕊无人见":香气扑鼻,花蕊摇曳,却无人欣赏,

"惟有暮云千叠":只有天边层层叠叠的暮云相伴。

"情未彻":情感未曾断绝。

"又谁料而今":谁又能料到,

"好梦分胡越":如今的却如同胡越两地,好梦难竟。

"不堪重说":这些往事,实在不忍再提。

"但记得当初":但我还记得,

"重门锁处":当初我们重门锁闭,

"犹有夜深月":只有那深夜的明月静静地照耀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摸鱼儿》是宋代程垓《书舟词》中的代表性作品,以细腻婉转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沉追忆。全词浸透着词人对往昔情事与故人的深切怀念,通过交织着幽怨、悔恨与眷恋的复杂情感,将一片赤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运用情景交融通过凄凉景物描写暗示词人内心的孤寂。继而通过“还是苦寒时节”的转折,引出甜蜜往昔与现实落差的痛苦对比。“轻别”二字点明悲剧根源,而“好梦成吴越”的强烈反差,则将悔恨之情推向高潮。最终以“夜深月”作结,留下余韵悠长的想象空间。程垓的词作在艺术风格上实现了雅俗共赏的平衡,既汲取了柳永词风自然流畅的特质,又摒弃了其过度俚俗化的倾向,最终凝练出兼具飘逸风骨与含蓄韵味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思乡的词,全词浸透着词人对往昔情事与故人的深切怀念,通过交织着幽怨、悔恨与眷恋的复杂情感,将一片赤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词人充分发挥慢词铺陈叙事的特点,却又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娓娓道来中蕴含着无限深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通过“黄昏庭院”的视觉意象与“角声呜咽”的听觉描写交织,营造凄迷意境,置身于这种情境中,一个本来就抑郁寡欢的人,更感到心神茫然不知所从。“矮窗曲屋风灯冷”将环境寒冷与心理寒意双重映射,形成物我相融的艺术效果,意在表现词人内心的寒冷与情绪的波动。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句“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一上来就让人感到凄凉。黄昏时分,院子空荡荡的,不知从哪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听得人心里发酸。站在这样的环境里,本来心情就不好的人,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着落。“矮窗曲屋风灯冷”,窗户低矮,屋子破旧,寒风总能钻进来,吹得灯影摇晃,让人浑身发冷。这句写的是词人心里的寒意和情绪的波动。接着用“还是”提起从前“苦寒时节”的回忆。同样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心境却完全不同:过去和恋人相互关怀的暖意已成往事;如今虽然心里还留着些温情,但这点余温怎么挡得住寒冬的刺骨?词人呆立许久,沉浸在悲伤里出不来。眼前“翠被熏笼”这些旧物,曾经带来多少温暖,如今人去物在,夜夜只是白白摆着,让人看了更添伤心。既然“夜夜成虚设”,何不收起来免得伤心?这里自有深意。就像冯延巳词里写的“翠被已消香”,词人盼着这些旧物能招来恋人的魂魄,希望她每夜都能入梦,重温当年“熏笼蒙翠被”的恩爱时光。可好梦难圆,盼得越急,失望越深,最后只能“倚窗愁绝”,整夜靠在窗边等天亮,形单影只熬过漫漫长夜。伤心人最怕吵闹,偏又听见“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风吹竹叶的簌簌声,帐外细雪飘落的声音,声声入耳。想到雪后只会更冷,词人这心里该多凄凉啊!下片开头“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全是自责的话。“伤心处”就是眼前这景况,让词人想起当初轻易分别的往事。虽没明说原因,但“轻别”二字说明分手不是什么大事,责任主要在词人自己。除了后悔还能说什么呢?“梅花满院初发”这几句,把花拟人化。梅花含香带蕊多美,却说“无人见”,既因恋人不在,也因词人伤心看什么都提不起劲。抬头只见暮云重重,心上人却不知在何方。“情未彻,又谁料而今,好梦成吴越”,当初没当真的事,如今竟成了仇人般的决裂。本该一刀两断,却偏偏藕断丝连,只能在回忆里流泪。最后“不堪重说”起,词人想自我安慰。说不说其实都一样,那些恩爱画面早刻在心里。他偏要把复杂情感浓缩成“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就像牛峤词里写的“两情深夜月”,如今还是月照重门,却只剩词人独自追忆。要说苦寒,何止是天气?这满院梅花,这深夜孤月,哪样不是在说着说不尽的凄凉?

4. 作品点评

程垓的词作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上与柳永词颇为相似,因此有学者将其视为柳词风格的延续(薛砺若《宋词通论》)。然而,柳永词虽以“森秀幽畅”见长,却也不免有“俚艳近俗”之弊。相比之下,程垓的词作既继承了柳词清新流畅的优点,又避免了其过于俚俗的缺陷,形成了潇洒脱俗、含蓄婉约的独特风格,因而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程垓《雪狮儿》

下一篇:宋·程垓《小桃红·不恨残花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