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o
jiàng
shǒu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zuó
jiě
bīng
guī
ěr
tīng
biān
shì
fān
xīn
ǒu
féng
xià
lái
yóu
shí
shuō
liáo
yáng
zhēn
ér
bǎo
dāo
piān
ài
chuī
guǎn
zhé
bēi
xīn
hán
zuò
guān
shān
mèng
wàn
jūn
wáng
jiù
rén

译文

昨天解下兵符回到故乡,耳闻边事几次更新。偶然遇见戏班下来还能辨认,欲说辽阳的故事却不真实。儿子寻找宝刀,尤其珍爱,奴仆吹奏芦管却流露悲伤。夜晚寒冷时做起关山的梦,心里盼望万一君王再度起用旧臣。

逐句剖析

"昨解兵符归故里":昨天解下兵符回到故乡,

"耳听边事几番新":耳闻边事几次更新。

"偶逢戏下来犹识":偶然遇见戏班下来还能辨认,

"欲说辽阳记不真":欲说辽阳的故事却不真实。

"儿觅宝刀偏爱惜":儿子寻找宝刀,尤其珍爱,

"奴吹芦管辄悲辛":奴仆吹奏芦管却流露悲伤。

"夜寒忽作关山梦":夜晚寒冷时做起关山的梦,

"万一君王起旧人":心里盼望万一君王再度起用旧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老将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昨”字点出退役归乡的时刻,同时映射出社会的动荡和边疆战事的不断。颔联中,诗人偶遇戏班,虽能认出演员,但谈及辽阳往事时记忆却变得模糊,这既表现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和对过去岁月的感慨。颈联则通过儿子对宝刀的珍视和奴仆吹芦管时的哀愁,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对军旅生涯的感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尾联里,诗人在寒夜中梦见边关,甚至幻想君王重新启用旧将,以保卫国家。整首诗以一位解甲归乡的军人为视角,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生活甘苦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昨解兵符归故里”开篇,直接点明了老将退役归乡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暗示了他曾经的军旅生涯。“耳听边事几番新”则进一步展现了老将虽然身在故乡,但心系边疆,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战事动态。这里的“几番新”不仅指战事频繁,也暗含了老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边疆战事的持续关注。颔联通过老将偶遇戏班并认出演员的情节,展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然而,当想要回忆辽阳的往事时,却感到记忆模糊,这既体现了岁月的流逝和老将年华的老去,也表达了老将对过去军旅生涯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某种迷茫。这种记忆的不真切,也暗含了老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颈联通过描绘儿子对宝刀的珍视和奴仆吹芦管时的哀愁,进一步烘托出老将对军旅岁月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宝刀作为老将曾经的战斗伙伴,象征着他的英勇和过往的荣耀;而奴仆吹芦管的悲辛之音,则仿佛是边疆战事的回响,触动了老将内心深处的伤痛和忧虑。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老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尾联以老将在寒冷的夜晚梦见边关的情景作结,表达了老将内心深处对边疆战事的牵挂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万一君王起旧人”一句,则透露出老将对未来可能重新被启用的幻想和期待。这种期待既是对自己过去军旅生涯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然而,这种期待又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无奈,因为岁月已经流逝,老将的年华也已老去。整句诗在表达老将爱国情怀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贫居自警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武冈叶使君寄诗次韵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