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都城值岁除":回忆当年在都城时正逢除夕,
"高楼张烛戏呼卢":高楼上点着蜡烛玩博戏欢呼。
"久依净社参尊宿":长久依附净社与高僧交往,
"难向新丰认酒徒":难以在新丰那样的地方认同酒徒。
"天子未知工草赋":天子不知道我擅长写赋,
"邻人或倩写桃符":邻居有时请我代写桃符。
"夜寒别有穷生活":寒夜里别有一番穷困的生活,
"点勘离骚拥地炉":围着小火炉批注《离骚》。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忆昔都城值岁除,高楼张烛戏呼卢”,诗人开篇回忆往昔在都城过年的情景,那时除夕之夜,高楼之上烛光闪耀,人们欢呼着玩博戏。“忆昔”二字点明是回忆,“高楼张烛”描绘出热闹奢华场景,语言简洁却生动,为后文的今昔对比埋下伏笔,在表达技巧上是通过回忆往昔来引发情感,属于虚实结合中“虚”的部分。颔联:“久依净社参尊宿,难向新丰认酒徒”,诗人长期依附于净社与高僧交往,已难以融入世俗如在新丰时那般与酒徒为伍。“久依”体现时间之久,“难向”突出与世俗的隔阂,通过自身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出心境变化,在内容主题上表现出与世俗的疏离感,从侧面展现出诗人的孤寂。颈联:“天子未知工草赋,邻人或倩写桃符”,上句写自己虽有文才却未被天子知晓赏识,下句说邻里有人请自己代写桃符。一者关于仕途,一者关于生活琐事,前后对照,以小见大,体现出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平淡,在语言上“工草赋”“写桃符”,在表达技巧上是通过生活场景暗示自身境遇。尾联:“夜寒别有穷生活,点勘离骚拥地炉”,寒夜之中,诗人有着自己清苦的生活,围着小火炉批注《离骚》。“夜寒”点明环境,“穷生活”直接道出生活状态,通过这一具体场景,借研读《离骚》来抒发内心的不平与愤懑,在表达技巧上属于借物抒情,借《离骚》自比,在内容主题上深化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下一篇:宋·刘克庄《沁园春·吉梦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