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垒钟馗尚改更":传统的驱鬼神祇郁垒和钟馗的形象都在发生改变,
"青云变幻几公卿":官场中那些达官显贵们的地位也如同变幻的青云一般。
"人间止有章泉叟":这世间只有章泉叟,
"扑断衡山了一生":在衡山隐居,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郁垒钟馗尚改更”运用了民俗典故,郁垒和钟馗在传统习俗中是驱鬼辟邪的神祇形象,本应是固定不变的象征。诗人借此暗示世间连原本被视为稳定、恒常的事物都在发生改变,进而影射现实中朝廷公卿等官员的频繁变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含蓄性,使诗歌表达更加委婉曲折,引发读者联想与思考。对比:将“青云变幻几公卿”中朝廷公卿的风云变幻、仕途无常,与“人间止有章泉叟,扑断衡山了一生”中章泉叟始终如一、坚守衡山度过一生的状态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了公卿们追名逐利、随波逐流的浮躁与章泉叟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高尚,使诗歌褒贬之意一目了然,强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借古讽今:通过对郁垒钟馗等传统意象变化的描述,以及对章泉叟生活状态的展现,表面上是在说古事,实则暗指南宋朝廷官员频繁更替、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现实。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讽刺,避免了直接批判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让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2. 分段赏析
刘克庄的这首诗以独特视角切入,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开篇“郁垒钟馗尚改更”,诗人从传统民俗中的郁垒和钟馗说起,这两位向来被视为守护安宁、形象稳定的神祇,如今在诗人笔下却也发生了改变。这一奇异的表述瞬间吸引读者注意力,为全诗奠定了世事无常的基调,实则是借古喻今,暗示现实中那些本应稳固的秩序和地位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紧接着“青云变幻几公卿”,将笔触转向朝廷官场。“青云”常用来比喻高官显爵,“变幻”生动地描绘出公卿们在仕途上的起伏不定、瞬息万变。在南宋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官员们为了权力和地位,频繁更迭,朝为高官暮成平民的现象屡见不鲜。诗人用这一句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官场的混乱与荒诞。而后“人间止有章泉叟,扑断衡山了一生”,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章泉叟,即南宋诗人赵蕃,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于衡山。在众人皆追逐名利、官场风云变幻之时,他却能坚守自我,在衡山度过平静而纯粹的一生。诗人对章泉叟充满了赞美与敬意,在这喧嚣浮躁的世间,章泉叟宛如一股清流,他的存在凸显了公卿们的庸俗与浮躁。
上一篇:宋·刘克庄《赠梅岩王相士二绝》
下一篇:宋·刘克庄《挽郑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