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遭逢":往昔曾有好的际遇,
"薰殿之琴":如同薰殿里的琴,
"清庙之璋":清庙里的璋受到重用与珍视。
"谢锦袍打扮":感谢那如锦袍加身的装扮,
"佯狂太白":让我能像李白一样佯装狂放,
"黄冠结裹":用黄冠来穿戴,
"老大知章":像年老的贺知章。
"种杏仙人":种杏的董奉,
"看桃君子":看桃的东方朔,
"得似篱边嗅晚香":又怎能比得上在篱边闻着晚香的我呢。
"从人笑":任凭别人嘲笑,
"笑安车迎晚":笑我晚年才被安车迎接出仕,
"只履归忙":又匆忙辞官归隐。
"后身定作班扬":我来世必定会成为班固、扬雄那样的文豪。
"彼撼树蚍蜉不自量":那些诋毁我的人,就像蚍蜉撼树一样自不量力。
"偶有时戏笔":我偶尔随性创作些诗文,
"官奴藏去":会被官奴收藏起来,
"有时醉坠":有时喝醉摔倒,
"宗武扶将":有晚辈像宗武扶持杜甫那样将我扶起。
"永别鹓鸾":我已与官场的权贵们永别,
"已盟猿鹤":和猿鹤结盟,
"肯学周颙出草堂":怎会像周颙那样离开隐居的草堂呢。
"从人笑":任凭别人嘲笑,
"我韩公齿豁":我就像牙齿脱落的韩愈,
"张镐眉苍":眉毛斑白的张镐,虽已年老,但志向不改。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唱和词。借李白、贺知章等典故及自喻的内容,写出了词人疏放的襟怀、自嘲的意味以及不媚世俗的品格。
2. 写作手法
用典:“谢锦袍打扮,佯狂太白”句,巧用李白的典故。李白曾获唐玄宗赐锦袍,性格狂放不羁,有“佯狂”之称,其典故原意多体现文人不受世俗束缚的疏放气度。刘克庄在词中提及李白“锦袍打扮”与“佯狂”,以李白自比,谢绝像李白那样的荣宠装扮,实则是借李白的疏放特质,抒发自身不慕虚荣、追求自在的襟怀,展现出对世俗束缚的超脱。“黄冠结裹,老大知章”句,化用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晚年自请为道士,头戴黄冠,归隐乡里,其典故原意暗含对官场的疏离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词人借贺知章“黄冠结裹”的归隐形象,表达自己年岁渐长后,愿如贺知章般摆脱官场束缚、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境,强化了疏放不羁的情怀。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畴昔遭逢,薰殿之琴,清庙之璋”,作者回忆往昔,以“薰殿之琴”“清庙之璋”来比喻自己曾受重用,身负重任,暗示过去仕途顺遂,深受赏识。“谢锦袍打扮,佯狂太白,黄冠结裹,老大知章”,这里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身着锦袍却佯狂不羁的李白,头戴黄冠、年老的贺知章,表明自己如今已不在意官场的繁文缛节,像古代名士一样洒脱。“种杏仙人,看桃君子,得似篱边嗅晚香”,“种杏仙人”指董奉,“看桃君子”指东方朔,作者将自己与这些仙人、君子相比,认为他们都不如自己能在篱边欣赏菊花,表达出对菊花所代表的闲适、高洁生活的向往。“从人笑,笑安车迎晚,只履归忙”,面对他人的看法,作者一笑置之,笑那些晚年才被安车迎接出仕的人,也笑自己像达摩祖师只履西归般急切地想要回归本真,突出其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下片“后身定作班扬。彼撼树蚍蜉不自量”,作者以班固、扬雄自比,充满自信,同时嘲讽那些像蚍蜉撼树般不自量力诋毁自己的人。“偶有时戏笔,官奴藏去,有时醉坠,宗武扶将”,化用王献之书法被官奴收藏以及杜甫之子宗武搀扶杜甫的典故,表现自己虽有时如文人般随性而为,醉后失态,但依然洒脱自在。“永别鹓鸾,已盟猿鹤,肯学周颙出草堂”,“鹓鸾”象征官场,作者表明自己已与官场永别,与猿鹤为盟,回归自然,绝不像周颙那样违背初心,再次出仕。“从人笑,我韩公齿豁,张镐眉苍”,作者不在乎他人的嘲笑,以韩愈牙齿脱落、张镐眉毛斑白自比,表明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坚守自我,绝不改变。
上一篇:宋·刘克庄《览镜》
下一篇:宋·刘克庄《摸鱼儿·怪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