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ú
shē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liǎng
wēng
suī
lǎo
shū
jīng
hàn
zòng
héng
chè
jīng
wǎn
wéi‌
nóng
tóng
bǎo
shè
xié
chéng
míng
xián
huá
chēng
lǎo
yóu
nián
kàn
tài
píng
cóng
wén
zhāng
jiā
xiǎn
gōng
liáo
zhǔ
méng

译文

我们两位老人虽然年纪老了,但精神依然豪迈强劲,笔力雄健能够纵横挥洒如同掣鲸鱼。晚年各自成为农人,在同一个地方生活,过去一同谒见皇帝进入承明殿。不嫌弃头发花白以遗老自称,仍然希望在剩下的岁月里看到太平。自古以来文学大家很少有能继承的,竹溪完全可以在文学界主持大局。

逐句剖析

"两翁虽老殊精悍":我们两位老人虽然年纪老了,但精神依然豪迈强劲,

"笔力纵横可掣鲸":笔力雄健能够纵横挥洒如同掣鲸鱼。

"晚各为农同保社":晚年各自成为农人,在同一个地方生活,

"昔偕谒帝入承明":过去一同谒见皇帝进入承明殿。

"不嫌华发称遗老":不嫌弃头发花白以遗老自称,

"犹冀余年看太平":仍然希望在剩下的岁月里看到太平。

"从古文章家鲜继":自古以来文学大家很少有能继承的,

"弓寮自可主齐盟":竹溪完全可以在文学界主持大局。

# 盟:原作明,据冯本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竹溪生日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为庆祝竹溪生日而作。首联夸赞两位老人虽年老但精神豪迈、笔力雄健。颔联回顾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包括晚年的务农生活和昔日的仕途经历。颈联表达了他们对自身现状的态度和对天下太平的期望。尾联对寿星的文学成就给予评价,认为他可成为文坛盟主。整首诗既包含对寿星的生日祝福,也体现了对他们人生经历和文学才华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诗人开篇就对自己和竹溪进行夸赞,虽已年老,但精神矍铄、笔力雄健,能够像在大海中掣鲸鱼那样,在文学创作上纵横驰骋。“虽老”与“精悍”形成对比,突出两人老当益壮的形象,“掣鲸”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出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与气魄。颔联“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此联通过今昔对比,描绘出两人人生轨迹的变化。过去他们一同前往承明殿谒见皇帝,风光无限;如今晚年却各自成为农人,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晚”与“昔”、“为农”与“谒帝”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境遇的巨大转变,引发读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颈联“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余年看太平”,诗人在这里直接抒发内心感受。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以遗老自称,但并不为此感到嫌弃,而是仍然希望在剩下的岁月里能够看到太平盛世。“不嫌”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犹冀”则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诗人在最后肯定了竹溪在文学领域的地位。自古以来,文学大家很少有能继承前人衣钵的,而竹溪完全可以在文学界主持大局,成为盟主。“弓寮”是对竹溪的一种称呼,此联通过对竹溪文学成就的评价,既表达了对竹溪的赞美,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文学传承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齐俗》

下一篇:宋·刘克庄《读邸报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