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幽栖恨未深":我隐居于此,却遗憾未能真正深入幽静之境,
"飞泉来处有亭临":飞泉旁有座亭子临水而建。
"觚悬木杪犹烦耳":即便将酒器高挂树梢,仍觉世俗喧嚣扰耳,
# 烦:旧注:原缺,据卢本补。,觚:古代酒器,青铜制。
"易在床头且洗心":床头放一本《易经》,正可洗涤心灵。
"夸士十浆须五馈":浮夸之徒索取十杯浆水却贪图五份馈赠,
# 浆:比较浓的液体。
"痴人一帚享千金":痴愚隐士一把扫帚也视若千金。
"箕山颍水应如故":箕山颍水风光依旧,
# 颍水:颍河,古称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其主要支流为沙河,因此也被称为沙河或沙颖河。,箕山:鄄城四山之一,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被逐渐淤没于地下。
"太息巢由不可寻":却叹息巢父、许由那样的高士再难寻觅。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之子幽栖恨未深,飞泉来处有亭临。”诗人描绘了隐居者对世事的烦恼尚未深刻,飞泉涌出处有亭子临近,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颔联:“觚悬木杪犹烦耳,易在床头且洗心。”诗人通过觚在树梢上悬挂、传入耳中的嘈杂声,表达了对社会虚伪和喧嚣的不满,决定先洗净心灵,才能获得宁静。颈联:“夸士十浆须五馈,痴人一帚享千金。”通过对比夸夸其谈的人和无知的人的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对人们追求名利和物质的批判,以及对简朴幸福生活的向往。尾联:“箕山颍水应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寻。”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失去的遗憾,太息巢的所在再也无法寻找,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的事物的怀念之情。
上一篇:宋·刘克庄《赠防江卒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