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草草旋安排":人生岁月匆匆,姑且随意安排,
"先架茅堂次竹斋":先搭建茅草堂屋,再构筑竹制书斋。
"傍榾柮边名燠室":傍着木柴堆旁的屋子取名“暖室”,
"有榕树处当凉台":有榕树生长的地方权当纳凉台。
"且饶林下一人去":暂且放任自己独往山林中去,
"莫问门前几客来":不必问门前有几位客人到来。
"新买溪西山数亩":新近买下溪西几亩山地,
"便思辇石更移梅":便想着运来山石,再移栽梅花。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生涯草草旋安排,先架茅堂次竹斋”:开篇尽显诗人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人生在世,时光匆匆,他并未精心规划,而是仓促却又自在地着手布置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首先搭建起简陋的茅草堂屋,那是遮风避雨的栖息之所,而后又构筑起竹制书斋,用于修身养性、读书品茗。这一简单的描述,勾勒出诗人追求质朴生活的形象,远离尘世喧嚣,从最基础的起居与精神空间的营造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宁静世界。“傍榾柮边名燠室,有榕树处当凉台”:诗人继续描绘生活场景。在木柴堆旁的屋子,被他命名为“燠室”,意味着温暖的居室,木柴能带来冬日的温暖,“燠室”的命名质朴且实用。而有榕树生长的地方,自然成了他的凉台。榕树树冠繁茂,夏日里能投下大片清凉绿荫,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馈赠,无需刻意雕琢,便拥有了消暑纳凉之处。这两句将生活中的平凡物件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出诗人善于发现生活之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且饶林下一人去,莫问门前几客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抒发内心的情志。他宁愿放任自己独往山林深处,享受那份独处的宁静。山林的静谧、清新,让他能远离尘世纷扰,沉浸于自我的精神世界。对于门前有多少客人来访,他毫不在意,这表明诗人此时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思考,不愿被外界过多打扰,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社交,回归自我本真的追求。“新买溪西山数亩,便思辇石更移梅”:诗人兴致勃勃地提到新近购置了溪西几亩山地,刚拥有这片土地,他脑海中便浮现出未来的规划。想着运来山石,精心布置,再移栽梅花于此。山石与梅花,皆是文人雅士钟爱的意象。山石增添了几分古朴厚重,梅花则象征着高洁坚韧。诗人的这一想法,彰显出他对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即便生活简朴,但对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这片新土地上,他将构建一个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小天地。
上一篇:宋·刘克庄《漫兴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栽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