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头陀":有这么一个和尚,
"形等枯株":身形如同干枯的树木,
"心犹死灰":心境也仿佛冷却的死灰。
"幸春山笋贱":幸而春山里竹笋价格低廉,
"无人争吃":没有人和他争抢着食用,
"夜炉芋美":夜晚炉火中烤着香甜的芋头,
"与客同煨":能与客人一同享用。
"何处幡花":不知从何处飘来幡幢与鲜花,
"忽相导引":忽然在前方引导,
"莫是天宫迎赴斋":难道是天宫来迎接去赴斋宴。
"又疑道":又疑惑,
"向毗耶城里":莫不是在毗耶城里,
"讲席初开":讲经的法席刚刚开启。
"这边尚自徘徊":我这边还在犹豫不决、来回踱步,
"笑那里纷纷早见猜":却好笑那边已经纷纷猜测起来。
"有尊神奋杵":有神灵挥舞着降魔杵,
"拳粗似钵":拳头粗得像钵盂,
"名缁竖拂":有名气的僧人挥动着拂尘,
"喝猛如雷":呵斥声如雷鸣般猛烈。
"老子无能":我没有能力,
"山僧不会":和尚也不懂佛法,
"谁误檀那举请哉":到底是谁误了施主的邀请呢。
"山中去":还是回到山中去吧,
"便百千亿劫":即便经历百千亿个劫难,
"休下山来":也不再下山了。
"癸卯佛生翼日":癸卯年佛祖诞辰次日,
"将戟":即将出行,
# 将戟:一作将晓。
"梦中有作":梦中作此词。
"既醒":醒来后,
"但易数字":仅改动几字。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有个头陀,形等枯株,心犹死灰”:开篇描绘头陀形象,“形等枯株”将头陀身形比作干枯的树木,极言其消瘦、憔悴;“心犹死灰”则用比喻,形容头陀内心毫无生机与热情,似熄灭的灰烬,奠定一种消极、低沉的基调,让读者对头陀形象有直观感受。“幸春山笋贱,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此句画风一转,描绘山中生活场景。“幸”字点明庆幸之情,春山笋价低廉无人争抢,能尽情享用;夜晚与客同煨芋头,画面温馨。通过这些日常小事,展现出一种质朴、自在的山中生活,与前文头陀的消极形象形成对比,增添生活气息。“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幡花”为佛教、道教所用的旌旗、花饰,此处写头陀看到不知何处出现的幡花,突然为其引导方向,“莫是”表猜测,怀疑是天宫邀请去赴斋宴,营造出神秘奇幻氛围,反映出头陀心中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幻想。“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席初开”:“毗耶城”是佛教典故中维摩诘居士居住之地,头陀又怀疑是毗耶城里讲经说法的讲席刚刚开始,进一步深化这种奇幻情境,体现头陀对高深佛法与智慧的憧憬,在幻想中展开对佛教神圣场景的想象。“这边尚自徘徊。笑那里纷纷早见猜”:“这边”指头陀自己,还在犹豫徘徊于幻想之中;“那里”指代其他情境或众人,“纷纷早见猜”嘲笑他人早早陷入无端猜疑、纷争。此句将头陀的状态与他人对比,展现头陀面对虚幻与现实的思索,暗示对世间纷扰的不屑与超脱。“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名缁竖拂,喝猛如雷”:“尊神奋杵”描绘一尊神灵奋力挥动杵棒,“拳粗似钵”夸张地形容其拳头粗大如钵,“名缁竖拂”写有名望的僧人竖起拂尘,“喝猛如雷”形容其呵斥声如雷般响亮。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寺庙中威严、激烈的场景,象征着佛教内部的权威与纷争。“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老子”“山僧”皆为头陀自称,头陀表示自己既无能力参与,也不懂得这些纷争,质疑是谁错误地让施主们举荐邀请。此句以头陀自我调侃、推脱的口吻,表达对这种纷争场面的厌倦与逃避,反映出对表面威严、实则纷争的佛教活动的否定态度。“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头陀决定回到山中,“百千亿劫”用夸张手法强调时间之久,即便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也不再下山。此句明确表达头陀远离尘世、纷争,坚守山中宁静生活的决心,强化了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主题。
上一篇:宋·刘克庄《即事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长相思·烟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