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chá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qīng
xíng
shuāng
xià
xiǎo
kōng
shān
chá
diàn
殿
zhòng
huā
cóng
zhī
wài
qiān
lín
gǎo
qiě
kàn
pén
zhōng
běn
hóng
xìng
wǎn
měi
jīng
hán
shǐ
chāi
shēn
què
ài
wēi
hōng
rén
yán
shù
yóu
nán
yǎng
gài
chén
jiāo
tóng

译文

霜雪女神在清晨的天空下洒落寒霜,山茶花独自在百花凋零后绽放于丛中。不知户外千万林木已披上银装,只凝视盆中一株红艳如火的山茶。它天性迟暮,总要历经严寒才绽放花苞,花色浓艳却偏爱微弱的日光轻抚。人们都说此花格外难养,我却早晚督促僮仆浇水,亲自照料。

逐句剖析

"青女行霜下晓空":霜雪女神在清晨的天空下洒落寒霜,

"山茶独殿众花丛":山茶花独自在百花凋零后绽放于丛中。

"不知户外千林缟":不知户外千万林木已披上银装,

"且看盆中一本红":只凝视盆中一株红艳如火的山茶。

"性晚每经寒始拆":它天性迟暮,总要历经严寒才绽放花苞,

"色深却爱日微烘":花色浓艳却偏爱微弱的日光轻抚。

"人言此树尤难养":人们都说此花格外难养,

"暮溉晨浇自课僮":我却早晚督促僮仆浇水,亲自照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茶》为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开篇呈现霜晨青女降霜、百花凋残,唯山茶于花丛傲立之景,对比显其坚韧。又写户外林白,盆中山茶独红,强化其艳丽顽强。再细描山茶习性,晚开喜寒,色深宜微阳。末句提及他人言其难养,诗人却早晚督促僮仆浇灌,足见珍爱。全诗笔触清新,展现山茶风姿、特性,流露诗人呵护之意,尽显花卉魅力与诗人雅怀,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开篇诗人便勾勒出一幅清冷的霜晨图,“青女”作为霜雪之神,在破晓时分降临天空,洒下寒霜,营造出寒冷萧瑟的氛围。而就在这万木凋零之际,“山茶独殿”四字如同一束强光,突出了山茶的与众不同,它不随众花在霜威下凋零,反而傲然独放,成为花丛中的最后坚守者,一个“独”字尽显山茶的孤高与坚韧,奠定了全诗对山茶赞美与推崇的基调,仿佛诗人将所有的敬意都凝聚在这开篇之中,让读者瞬间被山茶的风姿所吸引。颔联:“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诗人在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别具匠心。“户外千林缟”描绘出户外广阔山林被寒霜覆盖,一片洁白的景象,尽显冬日的肃杀与冷寂;“且看盆中一本红”则将视角迅速拉回屋内,聚焦于盆中的那株山茶花,鲜艳的红色在这冰天雪地的映衬下愈发夺目。一外一内、一白一红,强烈的视觉反差,不仅突出了山茶的艳丽色彩,更表现出诗人对山茶的钟情,在这寒天里,他的目光只为这盆中的一抹红停留,沉浸于山茶带来的生机与温暖,展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境。颈联:“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这一联深入刻画山茶的特性。“性晚”点明山茶花期较晚的特点,它不像其他花卉急于在暖春绽放,而是“每经寒始拆”,非得历经寒冬的磨砺才肯舒展花瓣,这份坚韧与倔强令人钦佩;“色深却爱日微烘”进一步描绘山茶花朵颜色深沉,而它偏爱微微的日光烘烤,既展现出山茶独特的审美意趣,又让读者感受到它不娇柔、不做作的品性,诗人用词精准,将山茶的生长习性与外在美感完美融合,使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山茶在寒日下的娇羞与顽强。尾联:“人言此树尤难养,暮溉晨浇自课僮”,在前文对山茶的种种赞美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及他人所言“此树尤难养”,侧面烘托出山茶的娇贵。但诗人并未被困难吓倒,“暮溉晨浇自课僮”,亲自督促僮仆早晚浇水,不辞辛劳,这一细节展现出诗人对山茶的珍视与呵护。从欣赏山茶的外在美,到为养护它付出心血,诗人对山茶的喜爱之情层层递进,最终以实际行动诠释这份热爱,也让读者看到诗人的细腻与执着,为全诗画上一个饱含深情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病起》

下一篇:宋·刘克庄《訾家洲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