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zuǐ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shì
chuán
líng
qín
shǐ
nán
yǐn
jiāng
huì
xiāng
shuǐ
chǔ
shān
yōu
zhě
shí
wèi
biān
záo
tōng
qiàn
sān
bǎi
gāo
shī
ān
zhī
yǒu
shǐ
shēng
chén
guǐ
zhōu
qiǎn
huái
怀
ruò
rén
yào
shì
tiān
xià
nán
zhǐ
jīn
fèi
rén
xiū
jiē
qín
wèi

译文

世人传说灵渠是从秦朝开始修建的,它向南引漓江之水与湘水汇合。楚地的山仿佛担忧被开凿得光秃秃的,石头好像害怕被鞭子驱赶,人们开凿山崖,开通了长达三百里的渠道。撑船的人哪里知道有史禄这个人呢,他们宰杀牲畜、沉下钱币去祭祀河神。我的船搁浅了,我怀念起史禄这个人,他真是天下少有的奇男子啊。如今灵渠荒废无人修缮,唉,秦朝的官吏是不容易被诋毁的。

逐句剖析

"世传灵渠自秦始":世人传说灵渠是从秦朝开始修建的,

"南引漓江会湘水":它向南引漓江之水与湘水汇合。

"楚山忧赭石畏鞭":楚地的山仿佛担忧被开凿得光秃秃的,石头好像害怕被鞭子驱赶,

"凿崖通堑三百里":人们开凿山崖,开通了长达三百里的渠道。

"篙师安知有史禄":撑船的人哪里知道有史禄这个人呢,

# 禄:一作录。

"割牲沉币祀渎鬼":他们宰杀牲畜、沉下钱币去祭祀河神。

"我舟阁浅怀若人":我的船搁浅了,我怀念起史禄这个人,

"要是天下奇男子":他真是天下少有的奇男子啊。

"只今渠废无人修":如今灵渠荒废无人修缮,

"嗟乎秦吏未易訾":唉,秦朝的官吏是不容易被诋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铧觜》是南宋江湖派诗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以秦代开凿灵渠这一水利工程作为咏史的对象。诗中通过“凿崖通堑三百里”“楚山忧赭石畏鞭”等诗句,生动地描绘出灵渠建造过程中的艰难情景。诗人一方面赞颂秦朝史禄开凿灵渠的功绩,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另一方面又借灵渠在南宋时期的荒废状况,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时局的感慨。这首诗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其豪放的诗风受到辛弃疾的影响,同时还具有议论化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诗。借灵渠建造时“凿崖通堑”“楚山赭、石受鞭”的艰难景象,写出了对史禄功绩的赞颂,以及借灵渠荒废现状表达的对时局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拟人:“楚山忧赭石畏鞭”,赋予楚山“忧”、山石“畏”的情态,仿佛山体因将被开凿成赭色而担忧,石头因怕受鞭挞而畏惧,生动突显开山凿石的艰难与工程浩大。对比:“篙师安知有史禄,割牲沈币祀渎鬼”运用对比手法。将篙师对修建灵渠的功臣史禄的一无所知,与他们向无关的水神献祭牲畜、钱币的行为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批判了民间漠视真正历史功绩、盲目崇拜虚妄神祇的现象,也由此突出了对史禄等秦吏功绩的肯定与敬佩。直抒胸臆:“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嗟乎秦吏未易訾”,直接抒发对史禄的怀念与敬佩,以及对其功绩不容诋毁的感慨,情感强烈直白。用典:“我舟阁浅怀若人”句,巧用屈原《九章》中的典故。《九章》中有“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的句子,原意是写行船受阻、停滞不前的情景,常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困顿与迷茫。刘克庄在诗中写自己的船搁浅,由此想到史禄,借典故中船行受阻的情境,将自身当下的境遇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怀相联系,既体现出对史禄功绩的深切感念,又增添了对历史变迁、英雄被淡忘的苍茫之感。

3. 分段赏析

“世传灵渠自秦始,南引漓江会湘水”,开篇交代灵渠的历史与功能。世人相传灵渠从秦朝开始修建,它向南引来漓江水,与湘水交汇。“自秦始”点出其历史悠久,“引漓江会湘水”则简洁说明灵渠连接两江的作用,为下文写其修建的艰难做铺垫。“楚山忧赭石畏鞭,凿崖通堑三百里”,描绘灵渠修建的艰辛。楚地的山峦仿佛因被开凿得呈现红褐色而忧愁,石头也像畏惧鞭挞一样被迫成形,工匠们开凿山崖、疏通壕沟,长达三百里。“山忧”“石畏”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情感,生动展现出工程的浩大与艰难,暗含对古代劳动者创造力的赞叹。“篙师安知有史禄,割牲沉币祀渎鬼”,写后人对灵渠修建者的遗忘。撑船的船夫哪里知道修建灵渠的史禄,反而杀牲沉币去祭祀水神鬼怪。“安知有史禄”点出世人对功臣的忽视,“祀渎鬼”则与不知感恩史禄形成对比,暗含对这种现象的惋惜与批评。“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抒发诗人对史禄的敬佩。我的船搁浅时,不禁怀念起史禄这样的人,他实在是天下少有的奇男子。“舟阁浅”的经历触发诗人的感慨,“奇男子”直接赞美史禄的非凡才干与功绩,情感真挚,凸显对功臣的敬重。“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以对灵渠现状的感慨作结。如今灵渠荒废却无人修缮,唉,修建它的秦朝官吏(指史禄)实在不容轻易诋毁。“渠废无人修”写现状的萧条,与前文修建的艰难形成对比,“未易訾”则强调应肯定史禄的功绩,表达出对历史功臣的公正评价,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四叠》

下一篇:宋·刘克庄《端嘉杂诗二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