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lóng
liú
dào
shi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guàn
zhōng
céng
fǎng
访
lǎo
huáng
guān
ěr
shàng
wéi
tóng
jiào
tán
xīn
rǎn
chǎng
chèn
jiù
dān
zào
chū
lái
hán
shī
fēi
zuò
qín
qín
nán
jīng
fèi
tán
shàng
hóng
yīn
yóu
shì
wèi
chén
kàn

译文

当年我曾到道观中寻访那位老道长,那时的你还是个童子,站在醮坛旁。如今新做的羽衣披在身上正合身,旧日丹炉的冷灰,透出几分寒凉。作诗不易,须得勤读方能精进,琴艺也难以精通不要荒废弹奏。还记得我们同登洪崖,题诗瀑布,今日重游,且为你拂去碑上尘霜。

逐句剖析

"观中曾访老黄冠":当年我曾到道观中寻访那位老道长,

"尔尚为童立醮坛":那时的你还是个童子,站在醮坛旁。

"新染氅衣披得称":如今新做的羽衣披在身上正合身,

"旧泥丹灶出来寒":旧日丹炉的冷灰,透出几分寒凉。

"诗非易作须勤读":作诗不易,须得勤读方能精进,

"琴亦难精莫废弹":琴艺也难以精通不要荒废弹奏。

"忆上洪崖题瀑布":还记得我们同登洪崖,题诗瀑布,

"因游试为拂尘看":今日重游,且为你拂去碑上尘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玉隆刘道士》是南宋诗人刘克庄赠予一位道门友人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观中曾访老黄冠”的回忆开篇,以“新染氅衣”“旧泥丹灶”的今昔对比,勾勒出刘道士从童子成长为修道者的形象。后四句以“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的劝勉之语,展现文人雅士与方外之士的惺惺相惜,而“忆上洪崖题瀑布”的结句,则在对往昔同游的追忆中寄托超然世外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既有对道友修持的赞许,又暗含自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儒道交融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观中曾访老黄冠,尔尚为童立醮坛”,以回忆开篇,点明诗人与刘道士的早年相识,当年他还是侍立醮坛的童子,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修道者,时间跨度中暗含对友人成长的欣慰。颔联“新染氅衣披得称,旧泥丹灶出来寒”,通过“新染氅衣”与“旧泥丹灶”的对比,既展现刘道士如今威仪庄重的形象,又以丹灶的冷灰暗示其修道的清苦与坚持,一“新”一“旧”间见其修为的积淀。颈联“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由外貌转入才艺,以儒者的口吻劝勉友人精进诗艺、琴技,既是对刘道士多才多艺的肯定,亦折射出宋代文人“以艺载道”的审美追求。尾联“忆上洪崖题瀑布,因游试为拂尘看”,以“洪崖题诗”的旧游场景收束全篇,“拂尘”二字既实指拭去碑尘重读旧题,又象征涤荡俗虑、回归本真,在悠远余韵中寄托超然世外的情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健忘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杂咏一百首·瞿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