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guō
láng
xiàn
线
duàn
shì
dōu
xiū
xiè
liǎo
guān
fǎn
hóu
péng
shàng
yǎn
shī
chù
péng
xià
rén
chóu

译文

郭郎木偶的线断了,相关的事情都停止了,脱下了衣冠,露出了原本像猴子一样的本相。棚上的偃师到哪里去了呢,让棚下的几个人因被蒙骗而发愁。

逐句剖析

"郭郎线断事都休":郭郎木偶的线断了,相关的事情都停止了,

"卸了衣冠返沐猴":脱下了衣冠,露出了原本像猴子一样的本相。

"棚上偃师何处去":棚上的偃师到哪里去了呢,

"误他棚下几人愁":让棚下的几个人因被蒙骗而发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二首(其一)》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题借事喻理,通过郭郎和偃师的故事来讽刺现实。内容上,首句郭郎是木偶戏中的人物,线断了意味着表演结束,一切虚假的表演都停止了;第二句形象地指出那些原本靠伪装的人,在伪装被揭穿后,就露出了本相,如同卸了衣冠的猴子;第三句偃师是传说中能制作木偶并使其表演的人,这里代表操控虚假表象的人,此句询问操控者去了哪里;第四句指出那些在棚下观看表演、被虚假表象所迷惑的人,因表象的破灭而发愁,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易被虚假表象蒙骗的感慨和对虚假现象的批判。全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虚假和欺骗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郭郎线断事都休”,开篇以郭郎木偶线断为喻,说明虚假的表演或伪装一旦失去支撑(线断),就一切都结束了,点明了虚假表象的脆弱性。“卸了衣冠返沐猴”,进一步描绘了那些原本靠伪装(衣冠)来掩盖真实面目的人,在伪装被揭穿后,就露出了原本像猴子一样的丑恶本质,形象地讽刺了虚假伪装。“棚上偃师何处去”,引入偃师这一角色,偃师代表着操控虚假表象的人,此句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操控者的质疑,暗示那些制造虚假现象的人在事情败露后可能已经逃之夭夭。“误他棚下几人愁”,指出那些在棚下观看表演、被虚假表象所迷惑的人,因为表象的破灭而陷入发愁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易被虚假表象蒙骗的同情和感慨,同时也深化了对虚假现象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贺新郎·犹记臣之少》

下一篇:宋·刘克庄《题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