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黄埃":赤日炎炎,尘土飞扬,
# 黄埃:黄色的尘埃。
"梦不到、":梦中也到不了、
"清溪翠麓":那清溪环绕的翠绿山麓。
# 翠麓:青翠的山麓。
"空健羡、":只能空自羡慕、
# 健羡:非常羡慕。
"君家别墅":你家别墅旁
"几株幽独":那几株孤傲清冷的梅花。
# 幽独:指梅花。
"骨冷肌清偏要月":梅花骨冷肌清,偏爱与明月为伴,
"天寒日暮尤宜竹":天寒日暮时,更与翠竹相依。
# 天寒日暮尤宜竹:谓梅在竹林边。
"想主人、":料想主人、
"杖履绕千回":拄着竹杖,千回百转只为寻梅踪,
"山南北":踏遍山南山北。
"宁委涧":宁可委身山涧,
# 委涧:弃在山涧。
"嫌金屋":不慕金屋华堂。
"宁映水":宁可映水自照,
"羞银烛":羞与华灯争光。
"叹出群风韵":叹息这超凡脱俗的风韵,
"背时装束":偏与俗世格格不入,
"竞爱东邻姬傅粉":世人争爱东邻女子浓妆艳抹,
# 东邻姬: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家之子,为天下之佳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谁怜空谷人如玉":谁来怜惜空谷中如玉般高洁之人。
# 空谷人如玉:此处喻梅花。
"笑林逋、":笑林逋、
# 林逋:北宋诗人,以《山园小梅》诗著称于世。何逊:南朝诗人,《早梅诗》为世所称道。
"何逊漫为诗":何逊空有咏梅诗才,
"无人读":却无人真正读懂梅花心意。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写作手法
用典:“几株幽独”化用姜夔《暗香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想主人杖履绕千回”,撷自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先生杖屦无事,一日绕千回。”也是暗用辛弃疾对带湖的感情来衬托范尉同梅谷的关系。这两个典故的使用,既恰当又自然,十分成功。“金屋”,“银烛”,“东邻姬傅粉”,均巧化典故。金屋、银烛是人间最豪华而又不免糜烂的享受,委涧、映水则是清寒而高洁的志趣。突出了梅花是高洁与不合俗流的完美同一。渲染:“竞爱”“谁怜”“笑”“漫”等词语渲染了世人的庸俗心理,对比之下,以梅谷自号的范尉及深情赋梅的作者的人格,也就表现得分外清雅。烘托:“骨冷”以下四句写月、寒、暮、竹、主人,系用梅谷的环境烘托梅的姿质;而在此之前的开头四句,却先用作者的“赤日黄埃”的环境来反衬梅谷的清幽,到“想主人”两句再用范尉对梅谷的钟情来衬托梅的可爱。总之,上片充分运用了衬托法写梅,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2. 分段赏析
此词在结构上以衬托为脉络,上半阕全篇借景写梅,却无一字直摹梅形。开篇四句以“赤日黄埃”的浊世图景反衬梅谷清幽,如“骨冷肌清偏要月”以月之孤悬烘托梅的冷傲风骨,“天寒日暮尤宜竹”借竹之劲节暗喻梅的孤贞品格。至“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句,更以范尉对梅谷的痴情反衬梅的可爱——化用辛弃疾“先生杖屦无事,一日绕千回”(《水调歌头·盟鸥》)之典,将梅谷之幽与人之钟情形成双重映照,为下阕咏梅蓄势。全词最精妙处在于典故的化用:“几株幽独”暗引姜夔《暗香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仅四字便激活《扬州慢》中黍离之悲的历史纵深,赋予梅谷以遗民气韵;“杖履绕千回”借辛弃疾对带湖的眷恋,将范尉筑梅谷自号的行为,升华为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坚守。下半阕转入梅花本体描写,却以对比颠覆传统咏物范式:以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奢靡,反衬梅“宁委涧”的隐逸;以“银烛辉煌”的浮华,对照“羞银烛”的孤高,暗含对南宋权贵文化的批判;东邻姬傅粉vs空谷人如玉:化用《史记》“东邻有女”典故,将世俗美艳与空谷幽兰并置,凸显梅“出群风韵”的超凡脱俗。“出群风韵”写神,实含“宁委涧”的孤高;“背时装束”状形,却隐喻不合时宜的士人风骨。六句对比间,既赞梅“神韵标格”,亦显范尉与作者“清雅自持”的人格。末四句更以“竞爱东邻姬傅粉”的庸俗世风,反衬梅谷“雪冷江清”的精神净土——当世人皆逐浮艳时,唯梅与守梅者独立寒香,完成对咏物词“以神写形”的美学突破。
# 朱希真梅词:“雪天分外精神好”,乃知梅宜竹宜月,尤宜雪也。
明文学家、戏曲家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二
上一篇:宋·刘克庄《昌黎子》
下一篇:宋·刘克庄《出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