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1
mèng
hún
jiǔ
dào
qīng
cháo
zòng
qiǎn
xián
wèi
zhāo
sài
běi
jīn
wéi
wéi
ruì
jiāng
nán
qián
chén
qiáo
diān
cháng
pái
mèn
shí
shí
yǐn
piáo
sōng
gēn
shēn
yǎn
zhú
yǒu
míng
biāo

译文

梦魂长久不能到清明的时代,即便派遣巫咸也不容易招回。如今塞北只有一个韦睿,江南在此之前有几个陈乔。扶持危局的人个个都没有长远计策,排遣烦闷时常拿起大瓢饮酒。日后松树根深深掩埋尸骨,何必需要在史书上有名字标注。

逐句剖析

"梦魂久不到清朝":梦魂长久不能到清明的时代,

"纵遣巫咸未易招":即便派遣巫咸也不容易招回。

"塞北今惟一韦叡":如今塞北只有一个韦睿,

"江南前此几陈乔":江南在此之前有几个陈乔。

"扶颠个个无长策":扶持危局的人个个都没有长远计策,

"徘闷时时引大瓢":排遣烦闷时常拿起大瓢饮酒。

"它日松根深掩骨":日后松树根深深掩埋尸骨,

"何须竹帛有名标":何必需要在史书上有名字标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和二首(其一)》是南宋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梦魂许久不到清朝,即便派巫咸也难以招回,流露对时局的失落;颔联提及塞北如今只剩一个韦睿般的人物,江南此前有几个陈乔似的人物,借历史人物感慨人才状况;颈联说扶持危局者都无良策,只能时常借酒排闷;尾联表明日后葬身松根之下,无需在史书上留名。诗中运用用典手法,语言沉郁,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全诗围绕个人感慨与时局,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梦魂久不到清朝”,写出诗人的梦魂许久不能回到清明的时代,暗示时局昏暗。“纵遣巫咸未易招”,即便派遣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也难以将梦魂招回,进一步强化了对清明时代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篇便奠定沉郁基调。​颔联“塞北今惟一韦睿”,以韦睿代指有才能的将领,说如今塞北只剩这样一位,可见人才匮乏。“江南前此几陈乔”,提及江南过去也没几个像陈乔那样忠贞有节的人,借历史人物对比,抒发对当世人才状况的感慨。​颈联“扶颠个个无长策”,直言那些试图扶持危局的人都没有长远计策,点出时局艰难的原因之一。“排闷时时引大瓢”,描写自己时常拿起大瓢饮酒来排遣烦闷,通过动作展现内心的压抑与无奈,情感直白而沉痛。​尾联“它日松根深掩骨”,设想日后自己的尸骨被松树根深深掩埋,看淡生死。“何须竹帛有名标”,说无需在史书(竹帛)上留下名字,表面豁达,实则暗含壮志未酬的悲愤,体现出对功名的释然与不甘交织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喜雨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四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