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爱墙阴橘":我最喜爱墙背阴处的那棵橘子树,
"花开满院香":它开花时,满院都飘着浓郁的香气。
"邻人欺不在":邻居们欺负我不在家,
"稍觉北枝伤":我稍微察觉到,橘子树北边的枝条竟因此受了损伤。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通过墙阴橘树的盛放与凋零,暗喻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象征:后两句“邻人欺不在,稍觉北枝伤”笔锋一转,说因自己外出,邻居疏于照看,连橘树的北边枝条都有了损伤。这里的“北枝伤”并非单纯写树,而是借橘树的枝条代指被金兵侵扰的北方国土:橘树“北枝”的损伤,象征着北方沦陷区的残破;邻人“欺不在”的疏忽,则暗合诗人因归乡暂离而无法顾及的无奈。以小见大:前两句“绝爱墙阴橘,花开满院香”,聚焦于诗人对一株橘树的偏爱。橘树生于墙阴,花开时香气盈院,看似只是对自然之物的欣赏,却暗含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橘树作为“小物”,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暗示其归乡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邻人欺不在,稍觉北枝伤”笔锋陡转:邻居因诗人不在家而欺凌橘树,导致北枝受损。橘树的“受伤”看似是自然现象,实则隐喻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敏锐感知。邻人的“欺”不仅是物理伤害,更象征人际关系的淡漠或外界对个体的忽视。诗人以橘枝的“伤”为切入点,将个人归乡后的孤独感、对世情的无奈,乃至对生命脆弱的体悟,浓缩于这一细节中。
3. 分段赏析
首句“绝爱墙阴橘”直抒胸臆,“绝爱”二字分量千钧,瞬间点明诗人对墙阴下橘树的深切喜爱,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次句“花开满院香”由情入景,以“满院香”的嗅觉体验,勾勒出橘子花盛放时满院芬芳的鲜活画面,既呼应“绝爱”的情感,又以具体场景让抽象的喜爱变得可感可触。第三句“邻人欺不在”笔锋一转,从景物描写转向生活细节。“欺”字极妙,将邻人因主人外出而疏于照管橘树的行为,以拟人化的“欺负”写出,暗含无奈与调侃,主人不在时,连邻人都“欺负”起这株橘树来。末句“稍觉北枝伤”承接上文,诗人归来后细致观察,发现橘树北枝已有损伤。“稍觉”二字耐人寻味,既写出归乡后对橘树的牵挂与关注,又隐含因久未照料而产生的愧疚:若自己在家,或许能及时护持,不至北枝受损。
下一篇:宋·刘克庄《登城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