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饯残热":一阵凉雨送走了残留的热气,
"忻然思杖藜":高兴地拄着手杖行走。
# 杖藜:拄着手杖行走。,忻然:喜悦貌;愉快貌。
"野田沙鹳立":漫步郊野,田垄之上,有沙鹳静静地站立在其间,
# 鹳:鸟类的一属。形似鹤、鹭,嘴长而直,翼大尾短、善飞。常在溪流附近捕食鱼、虾、蛙、贝、蛇及昆虫。
"古木庙鸦啼":一座庙宇周围,多有古树,枝桠间,有乌鸦啼叫。
"失仆行迷路":和仆人走散迷了路,
"逢樵负过溪":遇上了樵夫帮我背过了溪流。
# 负:背。
"独游吾有趣":我一个人独游是那么有趣,
"何必问栖栖":何必忙碌劳顿呢。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郊外漫步的五言律诗,营造出雨后郊野宁静氛围,描绘沙鹳、古木、庙鸦之景,体现诗人独游之趣,表达诗人对郊野风光的喜爱与独游的悠然自得。
2. 分段赏析
首联“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一场雨送走残余暑气,诗人心情愉悦,欣然想要拄着藜杖外出。此联既点明雨后初晴、暑热渐消的时令特点,又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对即将开始的郊行充满期待,奠定轻快基调。颔联“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诗人行至郊野,视野中野田平旷,沙地上鹳鸟静静伫立;古老树木旁,庙宇边乌鸦啼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勾勒出郊野古朴、静谧且略带荒寂的画面,充满自然野趣。颈联“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诗人郊行时,仆人走失,自己也迷失方向,正焦急时,遇到樵夫背负着他渡过溪流。这联叙述旅途中的意外波折与得人相助的经历,增添故事性,也体现出郊行的别样体验。尾联“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诗人感慨独自游玩乐趣无穷,不必像孔子那样惶惶不安地奔走求仕。以议论作结,彰显出诗人安于独游、享受自然,追求自在洒脱生活的旷达情怀。
上一篇:宋·刘克庄《春阴》
下一篇:宋·刘克庄《满江红·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