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绝不见妍华":春天已到了很深的时节,却完全看不到艳丽的花朵,
"极目黄茅际白沙":极目远眺,只有黄茅与白沙相接。
"几树半天红似染":几棵树高耸在半空中,红花鲜艳得好似染过一般,
"居人云是木棉花":当地居民说那是木棉花。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点明时间和所见的主要景象。“春深”表明时节已到暮春,按常理应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时节,然而“绝不见妍华”却打破了这种常规预期,给人一种失落、单调之感。“极目”将视角拉远,“黄茅际白沙”描绘出眼前广袤的黄茅与白沙相连的荒芜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单调荒凉的氛围,为下文木棉花的出现做铺垫。后两句:“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描写了诗人在一片单调景象中突然看到的惊喜画面。“几树半天”写出木棉花的生长态势,高高挺立在半空之中;“红似染”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浓烈的红色,仿佛是被染料染过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居人云是木绵花”,通过当地居民的介绍,点明这种鲜艳的花朵是木棉花,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让读者对这种独特的花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上一篇:宋·刘克庄《锁谏图》
下一篇:宋·刘克庄《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