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腔一唱双金斗":她唱罢一支新制的曲调,我们一起雨金斗畅饮美酒。
# 金斗:即金勺,一种剖器。,新腔:新创作的曲调。
"正霜落":正是秋霜初降的时候,
"分甘手":她伸出纤纤素手,深情地为我剖开了黄柑。
# 甘手:果名,橘属。
"已是红窗人倦绣":乱红满窗,她倦于窗下引针刺绣,
# 红窗:闺房中的窗子。
"春词裁烛":轻轻地唱起一曲又一曲缠绵多情的春词,
# 春词裁烛:烛下吟诗。春词,指情诗;裁烛,剪去烬馀的烛心。
"夜香温被":歌声中,红烛渐渐短小,熏香袅袅,被子已经温暖,
# 夜香温被:用熏炉烘被子。
"怕减银壶漏":如此良宵,真害怕时光就那么轻易消逝过去了。
# 银壶:银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吴天雁晓云飞后":拂晓时吴地的鸿雁穿过彩云飞去后,
# 云飞:喻情人分离。,吴天:犹言吴地。
"百感情怀顿疏酒":我百感交加,情思无限,顿时连酒都喝不下去。
# 疏:稀少。
"彩扇何时翻翠袖":什么时候如果还能一见到她翠袖韵舞,彩扇纷飞,
"歌边拌取":我一定要在她的歌声中喝个烂醉,
# 拌:“拌”通“判”。
"醉魂和梦":我的醉魂将在梦里化作挺拔瘦劲的梅花,
"化作梅花瘦":陪伴她在梅树旁翻唱新曲。
# 花:一作边。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悼亡的词。上阕描绘了词人与爱妾往昔相聚时的温馨浪漫情事,下阕抒发了物是人非、爱妾逝去后的悲愁,通过今昔对照,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爱妾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萦绕心头难以消散的愁苦。
2. 写作手法
对比:“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与“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形成对比。上片回忆昔日与爱妾欢聚,共同饮酒、分柑的温馨场景,下片则写如今爱妾离去,自己身心疏懒,顿失情趣,喝酒的情绪也没了,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爱妾离去后词人的愁苦和寂寞。细节描写:“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通过“裁烛”“温被”等细节,细腻地描绘出昔日二人温情的生活场景,“怕减”二字更是写出了春宵苦短的心理活动,让读者能感受到词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虚实结合:“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彩扇翻翠袖”是对过去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狂歌醉舞生活的回忆,是实写;“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则是写如今只能在醉梦中与爱妾相见,是虚写。虚实相生,写出了词人对爱妾强烈的相思之情。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以逆入笔法起笔,开篇“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瞬间将时光拉回往昔。当新曲唱起,二人举杯共饮,正值霜落时节,爱妾纤手分擘黄柑,那温柔的画面,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将欢聚时的甜蜜与温馨展现得淋漓尽致。“分甘手”这一极具生活气息的细节,更是将爱妾的形象牢牢镌刻在词人记忆深处,即便岁月流逝,依然清晰如昨。紧接着“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几句,词人继续展开回忆,红窗前,美人绣倦,转而与自己一同裁烛填词,夜香萦绕,温暖罗被,两人相伴,其乐融融。“怕减银壶漏”一句,以独特的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生怕春宵太短,时光匆匆流逝,充分展现出二人之间深厚的情意和温馨浪漫的生活场景。下片笔锋一转,“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词人从回忆回到现实,清晨,鸿雁在吴地天空飞过,白云飘散,此情此景,让词人顿感物是人非。一个“顿”字,精准地描绘出爱妾离去的突然,以及词人在失去爱妾后,瞬间失去一切生活情趣的状态。曾经与爱妾饮酒作乐,酒逢知己千杯少,而如今孤身一人,即便面对美酒,也再无兴致,“疏酒”与上片“双金斗”时的饮酒欢态形成强烈反差,将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的“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几句,词人以梦幻之笔收束全词。“彩扇”“翠袖”让人联想到昔日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狂歌醉舞、缱绻缠绵的浪漫时光,而“何时”二字,饱含着词人对往昔的无限怀念和对重聚的深切渴望。然而,现实却是人去楼空,词人只能在醉梦中追寻爱妾的身影,即便在梦中得以相见,醒来后也只会徒增相思的愁苦。“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词人将相思之情寄托于梅花,以梅自喻,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意却如梅香般萦绕心头,韵味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结构上以“上片往日欢乐”“下片今日愁思”形成时空对照,情感表达婉丽深挚,于细节勾勒与意象营造中见文心曲妙,在今昔的交织与碰撞中,将词人对逝去爱妾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极具艺术感染力。
下一篇:宋·吴文英《杏花天·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