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如水翠尘空":天街像清水般澄澈,翠绿的尘埃仿佛都已涤净。
# 尘:指尘埃。,翠:指京城树木繁茂。,天街:旧称帝都的街市。
"建章宫":建章宫。
# 建章:汉宫名。《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周二十余……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亦泛指宫阙。
"月明中":在皎洁的月光中。
"人未归来":人还未归来,
"玉树起秋风":庭院里的玉树已因秋风泛起凉意。
# 玉树:槐树的别名。一说,用珍宝制成的树,汉官中物,为汉武帝所作,以供神也。这里喻一表人才。
"宝粟万钉花露重":官袍上缀满万颗金粟般的钉饰,沾着浓重的花露,
"催赐带":(朝廷)正催促着赐下玉带,
# 带:金带,玉带。《宋史·舆服五》:“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周书达奚武传》:“武性贪吝,其为大司寇也,在库有万钉之带,当时宝之。武因入库,乃取以归。主者白晋公护,以武勋,不彰其过,因而赐之。”
"过垂虹":(他)即将经过垂虹桥赴京。
# 垂虹:指吴江长桥,上有亭名垂虹,后人因以名桥。
"夜凉沉水绣帘栊":夜凉如水,沉香在绣帘深宫中袅袅升腾。
# 绣帘栊:指官宦之家。,沉水:即沉香,落叶亚乔木,产于中国广东等地,是名贵的薰香料。因能沉于水,故名沉水、水沉,或名蜜香。《汉书·林邑国传》:“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沉香。”
"酒香浓":酒香浓郁。
"雾蒙蒙":雾气朦胧。
"钗列吴娃":吴地美女排列两旁,发钗摇曳,
# 吴娃:指吴地女子。
"腰袅带金虫":骏马的腰间金虫配饰随着轻盈的体态摆动。
# 金虫:金龟。一指黄金铸的官印,龟钮,汉代太子、丞相、大将军等所用;一指唐代内外五品以上官员的一种佩饰。先佩鱼袋,后改为龟袋。三品以上龟袋为金饰。四品为银饰。五品为铜饰。,腰袅:骏马名。《汉书·武帝本纪》应劭曰:“古有骏马名要褭,赤喙黑身,一日行万五千里。”
"三十六宫蟾观冷":即便在清冷的三十六宫月观,
# 蟾:即蟾蜍,代指明月。,三十六宫:汉长安上林苑有离宫别馆三十六所。此代指南宋京城的宫殿。《三辅黄图·汉官》:汉长安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十一宫,平乐蚕馆二十五,凡三十六所。
"留不住":也留不住那离去的身影,
"佩丁东":唯有玉佩叮咚的声响渐远渐消。
# 丁东:模拟金饰物的声响。,佩:指金龟饰物。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时宴饮的词。描写了夜宴送别场景,展现饯行的热闹与情谊。表达了对吴潜声望的赞叹与欣喜,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片以“天街如水”“建章宫月明”的清新明丽之景,衬托吴潜即将入朝的荣耀,京城的洁净与宫殿的明洁,仿佛专为迎接贤臣而设,暗显其声望与使命的庄重。下片“夜凉沉水”“酒香浓”的吴地宴饮之景,则衬托送别时的依依之情,以温馨热闹的场景反衬“留不住”的不舍,使对吴潜的敬重与惜别之情更显真切。两处衬托,一扬一抑,将仕途荣耀与私人情谊交织,丰富了情感表达。拟人:“玉树起秋风”中“起”字用拟人手法,写京城槐树在秋风中摇曳,如人般热情等候吴潜,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既显自然之生动,又暗喻世人对贤臣的期盼。下片“三十六宫蟾观冷”以“冷”写宫殿静候,似人般带着庄重的期待,将建筑人格化,呼应上片的“等待”之意。拟人手法让景物与人事交融,使京城的“盼”与吴地的“留”形成情感张力,既见场景的鲜活,又深化了对吴潜的推崇与惜别之情。用典:“玉树”化用《三辅黄图》典故,以汉宫古树喻京城景物,既显历史意义,又暗赞吴潜如古树般受敬重;“宝粟万钉”化用《隋书》“万钉宝带”典,不直言官职,而以赐带暗指朝廷重任,既符合酬赠词的雅致,又凸显吴潜的荣宠。典故的运用,将对吴潜的赞美从具象场景升华为文化意象,既避免直白,又丰富了内涵,让“推崇”与“期待”的情感更显深沉蕴藉,符合吴文英词“典丽精工”的特点。夸张:上片写京城景物时巧用夸张,“天街”“建章宫”“玉树”“秋风”皆被赋予“热情等待”的情态,仿佛整个京城都在翘首以盼吴潜赴任。这种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的夸张,并非写实,而是通过放大环境对人物的“期待感”,凸显吴潜的重要地位与声望,强化词人对其的敬重之情。夸张手法的运用,让推崇变得具体可感,使上片的烘托更具感染力,为下文写朝廷重用铺垫了厚重的情感基调。
3. 分段赏析
上片“天街如水翠尘空”写的是京城景色。说京都大街像水一样洁净,翠绿的尘埃消散无踪,这里用“翠尘”而非人们常说的“红尘”,“空”字只是说尘埃消失了。和“红尘”代表世事人间不同,这里的表述更显清新。“建章宫。月明中。”几句,用汉代的建章宫来指代南宋京城的宫殿,说这些宫殿在明月照耀下,显得十分明净。开篇这几句先描绘出清新明丽的京城景象,为吴潜即将入朝担任要职作了铺垫。“人未归来,玉树起秋风。”几句紧扣词题“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说吴潜已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副宰相),但还没到京城赴任。“人”指的就是吴潜。“玉树起秋风”化用典故,《三辅黄图·汉宫》记载甘泉谷北岸有槐树,被称为玉树,已有二三百年树龄。这里是说京城的槐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热情等待吴潜到来,“起”字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树木的情意。“宝粟万钉花露重,催赐带,过垂虹。”几句化用《隋书·卫玄传》中“赐以万钉宝带”的典故,写朝廷对吴潜委以重任。“催赐带”是“赐带催”的倒装,意思是皇帝赐下宝带,催促他尽快赴任。“万钉宝带”并非真的赐下,而是用典故表示朝廷重用他。“花露重”则说花儿带着浓重的露水,仿佛也在等待他赴任。“过垂虹”指吴潜将从苏州前往京城临安。下片“夜凉沉水绣帘栊”转而描写眼前吴地的夜景,暗中呼应上片“建章宫,月明中”,说吴地此时也是月光皎洁。“夜凉”点明是秋天,“沉水绣帘栊”写沉香在绣帘环绕的屋里飘散,明月映照在朱门绣帘上。“酒香浓。雾蒙蒙”几句,写词人在吴潜府中一起饮酒,室外飘着朦胧的雾气。“钗列吴娃”是说酒宴上有吴地的歌女陪侍,“钗”字写出歌女们打扮得漂亮,“列”字表现歌女众多,正在侍奉饮酒。“腰袅带金虫”又转到吴潜即将赴任之事,说他此去担任的是三品以上的官职。“三十六宫蟾观冷”说京城的宫殿都在月光下静静等候他赴任。“留不住,佩丁东”最后又转回,说吴地想留住吴潜,但他即将赴京,自然留不住,“留不住”三个字也包含着词人的不舍之情。“佩丁东”呼应“带金虫”,写他即将启程前往京城,担任参知政事这一要职。
4. 作品点评
全词紧扣词题“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来写。开头四句都在描绘京城景色,借景物抒发情感:不管是京城的“天街”,还是“建章宫”“明月”“玉树”“秋风”,都像在热情等待吴潜赴京上任。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词人对吴潜的敬重。第五句写得比较实在,化用典故,紧扣词题,点出“人”(吴潜)的身份,他是皇帝赐下宝带的朝廷命官。下片前四句,转而描写眼前在吴地宴饮的情景,以此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第五、六句又转笔,想象吴潜骑着骏马、带着金龟前往京城赴任的情景。
# 此词化典多,用代字多,如“天街”代指京城大街,“建章”“三十六宫”以汉之宫殿代指南宋的宫殿,“玉树”代指宫殿的榆树,“万钉宝带”代指官职显要,“金虫”由金龟转化,代指三品以上命官的佩饰。由于化典多代字多,常使词意不易晓畅,故被讥为“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宋张炎《词源》),但了解了其用典、代字,对其词细加分析,也是“脉络可循词意可辨的。”故而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曰:“若梦窗词,合观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数语,亦自入妙,何尝不成片段耶。”
不详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