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西湖去":我们曾相约去西湖游玩,
"移棹晓折芙蓉":清晨划船去采摘芙蓉花。
"算终是":想来终究是,
# 终:一本作“才”。
"称心红":那称心如意的红色芙蓉花。
"染不尽薰风":怎么也染不尽那和暖南风中的荷香。
# 薰风:此特指夏季东南风中的荷香。
"千桃过眼春如梦":千万桃花从眼前闪过,春天如同梦境,
"还认锦叠云重":我还记得那如锦缎般层层叠叠的莲荷。
# 锦叠云重:喻西湖重重叠叠如锦绣的莲荷。
"弄晚色":在傍晚的景色中游玩,
"旧香中":身处旧有的花香里。
"旋撑入深丛":随即划船进入荷花深丛。
"从容":从容自在。
"情犹赋、":才情依然可赋、
"冰车健笔":文笔矫健,
# 冰车健笔:指诗笔纵横雅健。
"人未老、":人还未老去、
"南屏翠峰":就像南屏山的山峰一样依旧翠绿。
"转河影、":转动的银河倒影、
"浮槎信早":浮槎的消息早早传来,
"素妃叫、":玉妃叫着、
# 素妃:玉妃,杨贵妃。
"海月归来":海上的明月归来,
# 月:一本作“目”。
"太液池东":在太液池东边。
# 太液池:此代指杭京城池。
"红衣卸了":芙蓉花的红色花瓣脱落,
"结子成莲":结出莲子,
"天劲秋浓":天空高远,秋意浓郁。
# 天劲秋浓:再谓其正当壮年。天:一本作“香”。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别饯游词。描绘了与友人在西湖饯别的情景,借对友人的才情赞美,表达对友人的肯定。以芙蓉变化和秋意渐浓,营造出送别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对友人前途的期许,以及对西湖美景的留恋。
2. 写作手法
起兴:上阕词人以夏日西湖“晓折芙蓉”“薰风染香”“千桃过眼”“船入荷丛”等实景起兴,借芙蓉的“称心红”、薰风的暖意、春景的如梦与荷丛的幽香,既勾勒出赴宴庆贺的鲜活场景,又暗寓对尹焕赴阙任职的美好祝愿,以眼前之景引发对人事的感慨与期许,为下文抒情和寄意铺垫。
3. 分段赏析
上阕:“有约西湖去,移棹晓折芙蓉。算终是,称心红”,皆为触景生情的即兴之语。当时尹焕接到任命,拜为右司郎官,正赶赴朝中谢恩。这桩美事令他称心如意,于是在西湖设宴庆贺。词人应约赴宴,于船上随手折取一枝荷花,以之祝贺尹焕的官运如红莲般顺遂称心。“晓折芙蓉”既为写实,点出“晓”字;又暗喻尹焕能早日得帝王恩宠。“染不尽薰风”,实为恭贺之语:“薰风”即南风,既点出时节为夏日清晨,又暗合“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趣,喻指如意之人遇如意之事。“千桃过眼春如梦,还认锦叠云重”,写万千桃花盛开的春色如梦似幻,而尹焕紧接着又迎来了祥云护佑的盛夏。“春如梦”三字,暗指他们年少时的冶游生涯美好如春日幻梦,杜牧诗中“春风十里扬州路”与“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正可为此处“春如梦”的意境作注。“弄晚色,旧香中。旋撑入深丛”,明写实景,暗中却藏赞颂之意:夕阳下船入荷丛,花香愈发袭人。词中“旧”字暗含深意,词人亦借此祝愿尹焕老当益壮,宦途顺遂、帝宠不衰。下阕:“从容。情犹赋、冰车健笔,人未老、南屏翠峰”,转写自身境况:自己且从容寄情于诗词创作,以“健笔”写下一篇篇清新词作。词人自言尚未至年老力衰之际,不必急于归隐南屏山深林之中。“转河影、浮槎信早,素妃叫、海月归来,太液池东”,则暗含对尹焕的劝喻:应知富贵自有定数,不如适时归去。只见天河星移,圆月自东海太液池畔缓缓升起,仿佛传来广寒仙子的召唤,邀人乘一年一度的仙筏溯天河而归。“红衣卸了,结子成莲,天劲秋浓”,亦暗劝尹焕当趁时急流勇退:眼前繁茂的荷花终有凋零之日,待秋风起时,便是“结子成莲”、尘埃落定之时。繁华过后终归清静,故奉劝老友当顺天时、尽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