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争闹粉墙":粉墙里姑娘们争着荡秋千,热闹非凡。
"闲看燕紫莺黄":我闲步旁观,只见紫燕翻飞、黄莺鸣唱。
"啼到绿阴处":黄莺啼鸣声传到绿阴深处,
"唤回浪子闲忙":像是要唤回那在外游荡的浪子,不管它正闲还是正忙。
"春光":好一派明媚春光。
"春光":这烂漫春光里。
"正是拾翠寻芳":正适合踏青拾翠、寻赏芬芳。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日即景词。描绘了粉墙内姑娘争闹秋千、燕紫莺黄翻飞啼鸣的春日园景,通过设想雌雄鸟互答,展现雄莺趁春光寻芳的心态。表达了对春日生机的喜爱及及时行乐的悠闲心境。
2. 写作手法
拟人:“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及“春光”三句,将黄莺拟人化,设想雌莺啼鸣是在呼唤浪子(雄莺)归来,雄莺则以“正是拾翠寻芳”作答,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和对话,生动构思出雌雄鸟互答的情节。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秋千争闹粉墙中”,点明场景为粉墙环绕的花园内,以“争闹”二字鲜活呈现姑娘们嬉戏荡秋千的热闹画面,充满青春活力与欢快氛围,为全词奠定轻松明快的基调。“闲看燕游莺舞”紧承上句,词人视角从喧闹的人群转向自在的禽鸟,一个“闲”字既体现词人漫步花丛树间的悠然姿态,又与姑娘们的“争闹”形成动静对比,勾勒出春日园中的和谐景象。下片“燕紫莺黄”采用倒装句式,因押韵需求调整语序,色彩鲜明地描绘出紫燕翻飞、黄莺鸣唱的生动画面,语言凝练且富有韵律美,凸显春日生机盎然的特质。“啼到绿阴深处”写词人听到黄莺在绿阴深处啼鸣,由声音引发想象,自然过渡到对雌莺心理的揣度,为雌雄鸟互答的情节埋下伏笔。“春不管”三句以雄莺口吻作答,“春光明媚正寻芳”直接点明其尽情享乐的态度,“谁肯轻来此”以反问强化不愿受羁绊的心态,通过拟人化的对话形式,将鸟儿人格化,生动展现及时行乐的主题,构思精巧且寓意直白,让读者在趣味中体悟词人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全词通过场景切换、禽鸟对话等手法,自然传递出对当下时光的珍视与随性而为的生活理念,意象鲜活,结构紧凑,情感表达含蓄而不失直白。
上一篇:宋·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下一篇:宋·吴文英《探芳信·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