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笼琼苑梅花瘦":白雪笼罩着华美的园苑,梅花显得清瘦。
"外院重扉联宝兽":外院的重重门扇上雕刻着相连的兽形纹饰。
"海月新生":海上的月亮刚刚升起。
"上得高楼没奈情":登上高楼,心中涌起难以排遣的情愫。
# 没:一作无。
"帘波不动银釭小":帘幕低垂如静止的水波,银灯微弱闪烁。
# 银:一作凝。
"今夜夜长争得晓":今夜的夜晚这么漫长,怎么才能到天亮。
"欲梦高唐":想要做一个像高唐梦那样的梦。
"只恐觉来添断肠":只怕醒来后反而更添悲痛。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阙:“雪笼琼苑梅花瘦”,这句描绘出细密的白雪像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那座雕栏玉砌的华美园苑,连角落的砖石都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园中的梅花在严寒里更显清瘦,纤细的枝条上,花瓣紧紧拢着,像被冻得微微蜷缩,却依旧挺着枝干。“瘦”字不单写梅花的形态,更带出冬日里万物收敛的萧瑟感,连这最耐冷的花也透着几分单薄,让整个画面都浸在清冷里。“外院重扉联宝兽”,外院的门扉一层叠着一层,厚重得很。门扇上雕刻着相连的兽形纹饰,有的像狮,有的似虎,鎏金的纹路在雪光里隐约发亮,却一点也不显得热闹。这些紧闭的重扉像一道又一道屏障,把园外的世界挡在外面,也把里面的人困在这寂静里,让人觉得连风都很难穿进来,更添了几分隔绝的孤寂。“海月新生”,远处的海平面上,月亮刚从水里探出头来,一开始只是一点微光,慢慢往上爬,银白的光晕渐渐铺开。清冷的月光洒下来,落在雪地上,把白茫茫的世界照得更亮了些;又漫过楼阁的檐角,在栏杆上投下淡淡的影子。新生的月亮带着几分稚气,却把这冬夜的空旷衬得更明显,雪光与月光混在一起,冷得人心里发紧。“上得高楼没奈情”,主人公扶着冰凉的栏杆,一步步登上高楼。站在楼顶往下看,视线能扫过整个被雪盖着的园苑,再远些是模糊的海面和那轮新月,可目光所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没什么能让人心里轻快些。本想登高望远散散愁绪,可站得越高,越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像潮水似的涌上来,压得人喘不过气,只能任由这无奈在心里打转。下阕:“帘波不动银釭小”,房间里厚重的锦帘垂得整整齐齐,一丝风也没有,连帘角都没动一下,像被冻住了似的。墙角的灯盏里,灯芯静静燃着,偶尔跳一下小火花,昏黄的光凝聚在小小的灯台上,把周围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又很快缩回去。整个房间静得能听到灯油慢慢消耗的声音,这不动的帘、凝着的灯,把夜的寂静钉在了这里,让人更觉孤单。“今夜夜长争得晓”,躺在屋里,只觉得这夜长得没有尽头。窗外的月光明明灭灭,墙上的影子一动不动,连平时觉得过得快的时间,今晚都像被拉长了。心里一遍遍想:天怎么还不亮?是不是太阳也被这大雪冻住了?翻个身,被褥都是凉的,越想越觉得难熬,这漫长的黑夜像要把人整个吞进去似的。“欲梦高唐”,实在睡不着,就想不如做个梦吧。听说高唐的梦里有温暖的相遇,或许能梦见个说话的人,或者回到热闹的日子里去。哪怕是虚幻的呢,至少梦里能暂时躲开这冷清。心里盼着赶紧睡着,把这现实的孤寂丢在梦外面,好喘口气。“只恐觉来添断肠”,可刚这么想,又赶紧打住——万一真做了那样的梦,醒过来怎么办?梦里越暖,醒来看到这空荡荡的房间、窗外的白雪和冷月,心里的落差就越大。到时候,怕是连现在这点勉强撑着的平静都没了,只剩下心口像被揪着似的疼,那可比现在的孤单难受多了。这想梦又怕醒的纠结,把那点微弱的盼头也搅成了愁。
上一篇:宋·张先《吴兴元夕》
下一篇:宋·张先《李少卿宅除夜催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