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2
dōng
nán
zhī
wēi
cháo
chú
liù
xīn
zài
ān
cháo
zhī
qiān
wǎng
tuō
wǎng
qún
shí
kǒu
qióng
shēng
fǎn
néng
bào
chéng

译文

乌鸦在东南方向的树枝上啼叫,高高的鸟巢里有五六只幼雏。心思全在安稳的巢和雏鸟栖息的树枝上,一天之内往返巢穴上千次。避开捕网寻得一群幼雏能吃的食物,食物送进幼雏嘴里,自己却不吃。幼雏在艰难中存活后会反过来喂养母鸦,但这又怎能报答母鸦养育它们的恩情呢。

逐句剖析

"乌啼东南枝":乌鸦在东南方向的树枝上啼叫,

# 枝:《安陆集》作林。

"危巢雏五六":高高的鸟巢里有五六只幼雏。

"心在安巢枝":心思全在安稳的巢和雏鸟栖息的树枝上,

"一日千往复":一天之内往返巢穴上千次。

"脱网得群食":避开捕网寻得一群幼雏能吃的食物,

"入口不入腹":食物送进幼雏嘴里,自己却不吃。

"穷生俾反哺":幼雏在艰难中存活后会反过来喂养母鸦,

"岂能报成育":但这又怎能报答母鸦养育它们的恩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巢乌》是北宋张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先展现乌鸦照料幼雏的日常,传递出成鸟对幼雏深切的关爱;后由乌鸦反哺的习性生发感慨,寄寓着对养育之恩深厚难报的体悟。此诗语言质朴自然,却饱含真情,包含着对亲情与恩情的细腻思考,表达出了对无私养育之情的赞美与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乌啼东南枝,危巢雏五六”,以乌鸦在东南枝头啼叫起笔,紧接着写出高高的巢穴中有五六只幼雏。“危巢”点明巢穴所处位置的高而险,“雏五六”则明确了幼雏的数量,开篇便勾勒出乌鸦家庭的基本情景,为后文描写成鸟的行为做了铺垫。“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聚焦于成鸟的状态。“心在安巢枝”直接点出成鸟的心思全在安稳的巢穴和幼雏身上,“一日千往复”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成鸟一天内多次往返的忙碌,生动地展现出成鸟对幼雏的牵挂与照料,将其爱子之情具象化。“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描写成鸟觅食后的举动。成鸟好不容易摆脱危险找到食物,却将食物含在口中不自己吃下,这一细节刻画,进一步凸显出成鸟一心只为幼雏的无私,让其形象更为丰满,也让这份关爱显得更为真切。“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由成鸟的付出转入对回报的思考。“反哺”是乌鸦的习性,指幼鸟长大后会喂养衰老的成鸟,这里以“岂能报成育”的感慨,表达出成鸟养育幼雏的恩情深厚,即便幼雏日后反哺,也难以报答这份培育之恩,既呼应了前文成鸟的付出,又升华了情感,传递出对养育之恩的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般涉调)》

下一篇:宋·张先《西江月·中吕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