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zhōng

朝代:宋作者:苏舜钦浏览量:2
yuàn
lián
shēn
zhòu
jǐng
qīng
fēng
shí
jiàn
dòng
gān
竿
chí
zhōng
绿
mǎn
liú
tíng
xià
yīn
duō
yàn
yǐn
chú
hòu
kàn
ér
zhēng
zhuì
guǒ
tiān
qíng
tóng
cán
shū
yōu
wèi
miǎn
qiān
chén
shì
shēn
shì
xiāng
wàng
zài
jiǔ

译文

庭院偏僻,门帘低垂,白昼的光景显得空寂,微风不时吹过,能看到竿上的候风乌在轻轻晃动。池塘里一片碧绿,那是鱼儿留下了鱼子,庭院中树荫浓密,燕子正引领着雏燕活动。雨后看着孩子们争抢掉落的果子,天晴时与客人一同晾晒受潮的书籍。幽居在此也难免会被尘世之事牵绊,只有在酒壶之中才能让自己忘却身世的烦恼。

逐句剖析

"院僻帘深昼景虚":庭院偏僻,门帘低垂,白昼的光景显得空寂,

"轻风时见动竿乌":微风不时吹过,能看到竿上的候风乌在轻轻晃动。

"池中绿满鱼留子":池塘里一片碧绿,那是鱼儿留下了鱼子,

"庭下阴多燕引雏":庭院中树荫浓密,燕子正引领着雏燕活动。

"雨后看儿争坠果":雨后看着孩子们争抢掉落的果子,

"天晴同客曝残书":天晴时与客人一同晾晒受潮的书籍。

"幽栖未免牵尘事":幽居在此也难免会被尘世之事牵绊,

"身世相忘在酒壶":只有在酒壶之中才能让自己忘却身世的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中》是北宋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夏日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一幅闲适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首联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小院偏僻,帘子低垂,白昼时光显得空寂,微风吹动竿上乌鸦。颔联通过池中的鱼产子、庭下燕育雏,展现出夏日生机。颈联刻画生活细节,雨后孩子争抢掉落的果子,天晴与客人晾晒残旧书籍,充满生活情趣。尾联流露出虽幽居仍难脱尘世烦恼,只能借酒忘却身世的无奈。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表达诗人对夏日生活的喜爱与对尘世烦扰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生于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后罢职闲居苏州。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与祖父苏易简、兄长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其诗风瑰奇豪健,甚为欧阳修所重。早期诗文政治色彩浓厚,后期寄情山水。风格沉郁顿挫、恬适清新。代表作品有《庆州败》《沧浪亭记》,有《苏学士文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院僻帘深昼景虚,轻风时见动竿乌”,描绘出庭院偏僻,帘子低垂,白日里显得格外静谧,偶有轻风吹过,吹动竿头的乌鸦。“院僻帘深”营造出幽深宁静的氛围,“昼景虚”强调了白昼的清闲,而“动竿乌”则以细微的动态打破这份静谧,动静结合。颔联“池中绿满鱼留子,庭下阴多燕引雏”,细腻地刻画了夏日庭院中的生机。池塘里绿意盎然,是鱼儿留下鱼子所致;庭院中浓荫密布,燕子正引领着雏燕。“绿满”“阴多”描绘出夏日的繁茂,“鱼留子”“燕引雏”则展现了生命的繁衍与延续,充满了生活气息。颈联“雨后看儿争坠果,天晴同客曝残书”,选取了两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雨后,孩子们争抢着掉落的果子,充满童趣;天晴时,诗人与客人一同晾晒残旧的书籍,尽显文人雅趣。这两句从生活细节入手,将夏日生活的闲适与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幽栖未免牵尘事,身世相忘在酒壶”,诗人虽身处幽静之所,却难以摆脱尘世之事的牵绊,于是借酒来忘却自身的烦恼与身世。“幽栖”与“牵尘事”形成对比,突出尘世烦恼的难以回避,而“身世相忘在酒壶”则表达了诗人试图在酒中寻求解脱,忘却尘世纷扰,追求超脱自在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舜钦《吴越大旱》

下一篇:宋·苏舜钦《清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