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细雨又微风":清晨下着细雨还刮着微风,
"迟我山行尽日中":耽误我山行直到正午时分才出发。
"莫叹篮舆碍泥淖":不要感叹篮舆被泥泞阻碍,
"也胜策马犯尘红":这也胜过骑马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波。
"欲知风俗家家厚":想知道这里的风俗是否家家淳厚,
"看取耕桑处处同":看看处处都一样的耕桑景象就知道了。
"更访百年垂白叟":还要寻访百岁白发老人,
"要听旧事说元丰":听他们说说元丰年间的旧事。
# 元丰:自注,是日同访进士周仁于玉田,周以百年(殿本作岁)得官云。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朝来细雨又微风,迟我山行尽日中。”以“细雨”“微风”点明清晨出发时的天气,细雨迷蒙、微风轻拂,勾勒出湿润清新的山野氛围。“迟我山行”直叙因雨受阻、行程延误的无奈,“尽日中”强调从清晨拖延至正午的时间之长,暗含对天气的轻微抱怨,却以平和语调道出,为后文的豁达铺垫。颔联“莫叹篮舆碍泥淖,也胜策马犯尘红。”将“篮舆(竹轿)困于泥淖”的困顿与“策马奔波于尘土飞扬之路”的艰辛作对比,前者虽慢却避开车马喧嚣。以“莫叹”“也胜”劝慰自己及同行者,将自然阻碍转化为对“尘红(俗世尘埃)”的主动疏离,体现随遇而安的处世智慧,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偏爱。颈联“欲知风俗家家厚,看取耕桑处处同。”从“耕桑处处同”的田野景象切入,“耕”指农耕,“桑”指蚕桑,展现乡村生产活动的普遍与安定。以“处处同”暗示民风淳朴、民生和睦,无需刻意探寻,眼前的农耕景象已印证“家家厚”的风俗,流露对乡土社会的认同与赞美,兼具现实主义的观察视角。尾联“更访百年垂白叟,要听旧事说元丰。”聚焦“垂白叟(百岁老人)”这一形象,以“访”“听”动作串联,将笔触从当下转向历史。“元丰旧事”指向宋神宗年间(1078-1085),借老人之口追溯往事,既含对岁月沧桑的感慨,也隐含对前朝治世的追念,使全诗在田园风情中融入历史厚重感,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赵蕃《次韵陈县丞谢送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