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xiān

朝代:宋作者:赵蕃浏览量:1
chǔ
xiāng
cǎo
fèi
yán
yán
dào
shuǐ
xiān
jiàn
yào
lìng
jìng
pèi
gèng
bīng
xián
wèi
yīng
shù
néng
huí
nìng
méi
huā
zuò
dǎo
qián
duō
zuò
wèi
néng
kōng
jié
zāo
tiān
sàn
zhū
tiān

译文

《楚辞》中的香草需反复推敲,为何独独水仙默默无言。菊花当与林逋(和靖先生)并提,鲈鱼之思更似嵇康(步兵)的贤德。玉树(神话仙树)岂能挽回死亡,水仙宁愿为梅花引路前行。因执迷俗习未能超脱,故被天女散落凡间。

逐句剖析

"楚辞香草费磨研":《楚辞》中的香草需反复推敲,

# 草:一作划。

"何独无言到水仙":为何独独水仙默默无言。

"荐菊要令和靖配":菊花当与林逋(和靖先生)并提,

"思鲈更拟步兵贤":鲈鱼之思更似嵇康(步兵)的贤德。

# 拟:一作似。

"未应玉树能回死":玉树(神话仙树)岂能挽回死亡,

"宁与梅花作导前":水仙宁愿为梅花引路前行。

"多坐未能空结习":因执迷俗习未能超脱,

"故遭天女散诸天":故被天女散落凡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仙》是南宋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水仙展开,将水仙与楚辞香草、和靖、步兵等联系起来,表达对水仙的独特看法,意在突出水仙的品格。首联以楚辞香草引出对水仙在楚辞中未被提及的疑问;颔联将水仙与和靖、步兵相比;颈联强调水仙不同于玉树,可与梅花相关;尾联则提到因未除习性而遭天女散花。这首诗借对水仙的描写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水仙的理解,用典等手法使诗歌富有韵味,在对水仙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楚辞香草费磨研,何独无言到水仙”,以疑问语气开篇,诗人想到楚辞中对诸多香草不惜笔墨描写,却唯独没有提及水仙,既引出下文对水仙的探讨,也暗含对水仙未被楚辞重视的惋惜;颔联“荐菊要令和靖配,思鲈更拟步兵贤”,运用林和靖爱菊、张季鹰思鲈的典故,将水仙与高洁的和靖、贤能的步兵相比,赋予水仙高尚品格,表达对水仙的推崇;颈联“未应玉树能回死,宁与梅花作导前”,将水仙与玉树对比,表明水仙不同于玉树的虚幻,宁愿为梅花作先导,进一步突出水仙的独特与可贵;尾联“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借天女散花典故,以一种略带诙谐的口吻,道出因对水仙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就像未空的结习,故而“遭遇”天女散花般的情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水仙难以忘怀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蕃《登安仁云锦驿后挹仙亭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赵蕃《呈丘运使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