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xiāng
·
·
yān
luò
héng
lín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yān
luò
héng
lín
shān
chén
yuǎn
zhào
huáng
hūn
zhōng
zhú
yìng
lián
lóng
qióng
cuī
zhù
gòng
qīng
qiū
fēng
mián
yìng
shēng
zhēn
chǔ
jīng
dòng
tiān
juàn
huàn
qīn
qīn
suì
huá
xíng
dāng
nián
jiǔ
kuáng
wèi
dōng
jūn
chūn
xiāng
liú
làng
zhēng
cān
běi
dào
qiáng
nán
yōu
hèn
rén
lài
míng
yuè
céng
zhī
jiù
yóu
chù
hǎo
bàn
yún
lái
huán
jiāng
mèng

译文

烟雾笼罩树林,斜阳落入远山,黄昏的钟鼓声断断续续传来。烛光映照窗户,蟋蟀如催机杼,每个人都怨恨这清秋的风露。睡不着觉的那些可怜的思妇,在风声虫声中送来声声砧杵。这声音惊动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发现又已到了岁暮时节。想当年我曾经以酒狂而自负,以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终年流浪奔波于北路,有时候也乘坐征船离开南浦,满腔的幽思也无人可以倾诉。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她带到我这,又送到她那。

逐句剖析

"烟络横林":烟雾笼罩树林,

"山沉远照":斜阳落入远山,

# 远照:落日余辉。

"逦迤黄昏钟鼓":黄昏的钟鼓声断断续续传来。

# 逦迤:也作迤逦。本指山脉曲折连绵,此借指钟鼓声由远而近相继传来。

"烛映帘栊":烛光映照窗户,

# 帘栊:窗帘与窗牖。

"蛩催机杼":蟋蟀如催机杼,

# 蛩催机杼:唐郑文靖《秋闺》诗:“机杼夜蛩催”。蛩:蟋蟀,古幽州人称作“趋织”,又欲称“促织”。

"共苦清秋风露":每个人都怨恨这清秋的风露。

"不眠思妇":睡不着觉的那些可怜的思妇,

"齐应和、几声砧杵":在风声虫声中送来声声砧杵。

# 砧杵:捣衣石及棒槌。捣衣,以衣渍水,置砧石上,以杵击之,以拆洗寒衣也。

"惊动天涯倦宦":这声音惊动了漂泊天涯的倦客,

# 天涯倦宦:倦于在异乡做官或求仕。

"骎骎岁华行暮":才发现又已到了岁暮时节。

# 骎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当年酒狂自负":想当年我曾经以酒狂而自负,

# 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乃酒狂”。

"谓东君、以春相付":以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

# 东君:“东君”为司春之神。

"流浪征骖北道":想不到终年流浪奔波于北路,

# 征骖:远行的马。骖,本指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此处代指马。

"客樯南浦":有时候也乘坐征船离开南浦,

"幽恨无人晤语":满腔的幽思也无人可以倾诉。

# 无人晤语:无人谈心抒怀。《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晤语,对语。,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

"好伴云来":把她带到我这,

"还将梦去":又送到她那。

# 将:带、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香·烟络横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一首咏游子愁思,羁旅行役的词篇。此词以游子羁旅为骨,熔铸天涯倦客的漂泊之恨与故园之思。上阕摹写秋日暮色:烟笼横林,落日沉山,钟鼓声里裹挟寒蝉凄鸣,入夜捣衣声与秋风穿庭,声声入耳,将萧瑟秋气与游子愁绪交织成网。下阕陡转襟怀:忆昔年少疏狂,误信东君许我以春光,而今征骖北道、客棹南浦,英雄失路独对寒宵。幸有冰蟾知旧,流云共梦,犹可借明月清辉重温往昔温存。全词以硬语盘空之笔,写尽沉郁顿挫之思,恰如周济所言"横空盘硬功夫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在宋代,大部分人都在趋炎附势,贺铸生性耿直,为人豪侠任气,不媚权贵,不被重用是理所当然的。这首《天香·烟络横林》词就是作者借悲秋怀人之情,抒发其不平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天香·烟络横林》是一首咏游子愁思,羁旅行役的词篇。主要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表达出天涯倦客的漂泊之恨与故园之思。

2. 分段赏析

上阕开头三句“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写的是旅途中黄昏时分的所见所闻:暮霭像网一样笼罩着横向延伸的树林;远处的夕阳余晖慢慢沉到起伏的群山后;隐约能听见报时的钟鼓声传来,提醒旅人夜晚快到了。词人笔下的旷野黄昏,画面开阔,氛围苍凉,壮美中带着一丝凄凉,开篇就很精彩,一下子抓住了读者。接下来三句“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还是写眼前和耳边的景象,但多了几分心头的感触,场景也从野外转到了客舍里,时间到了更安静的深夜。蜡烛烧起来芯会滴泪,蟋蟀(蛩)在秋寒时会鸣叫。这两个意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写,早就带上了“离别之伤”和“秋意之悲”的意味。“共苦”说的不是蜡烛和蟋蟀一起受苦,而是它们和我一起发愁。词人心里本就有苦,所以看烛影、听蛩鸣都像在跟着自己难受。再看“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驭骏岁华行暮”。烛光摇晃,蟋蟀声细碎,愁人本来就睡不着,偏偏又有“断断续续的捣衣声随着风飘来”“几声砧杵和着月光飘进帘子”(像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里写的)。那些因为想念在外征战的丈夫而睡不着觉的妇女们,正拿着棒槌捣衣服准备寄给远方的人——这种带着真感情的声音,比黄昏的钟鼓、深夜的虫鸣更触动词人那颗厌倦漂泊的心,让他更想念可能也在想自己的“她”。不过词人没直接说这些,突然笔锋一转,从砧杵作为秋声的角度写自己的感受:“哎,岁月像快马一样跑,一年又要到头了!”下阕“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时间的流逝就像生命的流逝,秋天的到来让词人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也到了“秋天”。过了片之后的四句,两句一回忆,两句一转折,讲青春梦想在生活里逐渐破碎:年轻的时候爱喝酒、很狂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为掌管春天的神“东君”会特别照顾自己,让生活像春天一样美好;没想到这些年仕途不顺,一直当小官,被支使得南北奔波,根本没个安稳日子。这里“流浪”两句省略了“长年来”“没想到”这类词,像散文里的“承前省略”“探后省略”,但诗词里这种特殊的省略,反而让这两句更有突然的感觉。“幽恨无人晤语”,青春没了,事业也不顺,词人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想找懂自己的人说说。可在这冷清的驿站里,长夜漫漫,只有自己一个人,实在没人能陪他解闷。这句话悄悄用了《诗经·陈风·东门之池》里“那里有个好姑娘,可以和她说说话”的意思,反过来写自己的孤独。最后“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既然提到了那个“好姑娘”,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词人直接说出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好在天上的月亮曾经见过我们相处的地方,它肯定知道她在哪儿。那就请月亮陪着她变成云来我梦里,再把她送回去吧。南朝宋谢庄《月赋》里有名句“美人远得没消息,隔着千里共看月亮”,不过是把月亮当成一个被动、安静的中间物,让两地相思的人通过月光得到点安慰;可词人把月亮当成了有感情、能主动帮忙的媒人,就像唐传奇里的“红娘”“昆仑奴”“黄衫客”——这种奇妙的想法,这种写作的巧妙,在《月赋》之上。

3. 作品点评

此词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迥异于传统婉约词的软语旖旎之风。贺铸本为行伍出身,尚武气质浸润其词,即便抒写离愁别绪,亦难掩英武之气。其词作中亦不难窥见金戈铁马的豪侠底色,如“征骖北道”“客棹南浦”等意象,皆暗含江湖漂泊的苍劲感,与文人化的缠绵悱恻形成鲜明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横空盘硬语。

清朱疆村

# 稼轩所师。

近代夏敬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春怀有寄代同行作》

下一篇:宋·贺铸《太平时七首 其一 艳声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