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初生南浦":南浦上莲叶初生,
# 南浦:面南的水边。
"两岸绿杨飞絮":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
"向晚鲤鱼风":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
# 鲤鱼风:指九月风。,向晚:傍晚。
"断送彩帆何处":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
# 断送:送走。
"凝伫":凝立着,
# 凝伫:指发愣发呆,久立凝望。
"凝伫":凝立着,
"楼外一江烟雨":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词,以送别相思为主题。描绘了春末夏初水乡莲叶初生、绿杨飞絮的生机景象,以及傍晚鲤鱼风送彩帆远逝、烟雨笼罩江楼的朦胧画面。体现了时光流转中的怅惘与对远人的牵挂,含蓄传达出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深。
2. 分段赏析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两句是描写春末夏初时节南方水乡渡口附近的远景。“南浦”在古典诗词中常作为送别的地方,开篇便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莲叶初生”描绘出河湖池塘中,嫩绿的莲叶刚刚露出水面,娇嫩欲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萌动。“两岸绿杨飞絮”则将目光扩展到江岸两边,成排的绿柳,枝条随风婀娜摆动,白色的柳絮漫天飞舞,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氛围,把初夏时节写得生机勃勃,飞动流走,勾勒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水乡画面。“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两句是描写渡口附近江面在傍晚时分的场景。“向晚”明确了时间为傍晚,薄暮即将来临。“鲤鱼风”指的是春末夏初时,江面上吹来的带着湿润鱼腥味的暖风,这种独特的风很容易引发人的情绪和联想。此时,渡口附近的江面上,一只画船扬起了彩帆,在朦胧的暮色中,船桨划动,开始启程。词人不禁发问,这即将远去的彩帆,要被送往何处呢?此句以景语引出对行人去向的疑问,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给人留下了悬念。“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两句则是描绘词人自身的状态以及眼前所见之景。原来词人正站在江岸的高楼之上,“凝伫”二字重复,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出神、发愣的状态,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或许是在送别之人离去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又或许是这离别场景勾起了他自身过往的回忆,让他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之中。而此时他望向楼外,只见一江烟雨弥漫,与蒙蒙暮色相互交融,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片混沌。这“一江烟雨”既是眼前真实之景,又何尝不是词人内心迷茫、怅惘情绪的外化,借景抒情,以景结情,虽无一字直接提及离别相思,却将这种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 极幽闲思怨之情。
宋程俱《贺方回诗序》
# 表情处在叠用“凝伫”二字。传神句在“烟雨”句。离心无际,远在空濛江雨之中。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