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n
zhāo
xiá
·
·
dān
tóng
qián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yún
nòng
qīng
yīn
gān
bàn
chuí
yóu
cán
hán
huà
gōng
zhuó
chéng
xīn
qiǎo
jiǎn
zhāo
xiá
dìng
pán
huī
jǐn
xiù
yǎn
zhī
lán
kāi
yuán
tiān
bǎo
shèng
cháng
ān
chén
xiāng
tíng
gōu
lán
pàn
piān
sān
láng
dài
xiào
kàn

译文

云层轻掩天光,谷雨时节的雨水渐干。牡丹如垂落的油色帷幕,半掩着残存的春寒。自然之神精心雕琢,将朝霞裁剪成片片花瓣,露珠如玉盘盛放其间。牡丹光彩如锦绣般绚烂,华美之姿盖过了芝兰的清雅。恰似盛唐长安的繁华岁月,开元、天宝的盛世重现眼前。沉香亭畔的栏杆旁,唯有唐玄宗(三郎)含笑赏此佳色。

逐句剖析

"云弄轻阴谷雨干":云层轻掩天光,谷雨时节的雨水渐干。

# 云:一作雪。

"半垂油幕护残寒":牡丹如垂落的油色帷幕,半掩着残存的春寒。

# 油:一作云。

"化工著意呈新巧":自然之神精心雕琢,

"翦刻朝霞饤露盘":将朝霞裁剪成片片花瓣,露珠如玉盘盛放其间。

# 饤:旧指堆叠于器皿中的菜蔬果品,一般只陈列不食用。,翦:一作剪。

"辉锦绣":牡丹光彩如锦绣般绚烂,

"掩芝兰":华美之姿盖过了芝兰的清雅。

"开元天宝盛长安":恰似盛唐长安的繁华岁月,开元、天宝的盛世重现眼前。

"沉香亭子钩阑畔":沉香亭畔的栏杆旁,

"偏得三郎带笑看":唯有唐玄宗(三郎)含笑赏此佳色。

# 三郎:指唐玄宗,睿宗第三子也。因称三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翦朝霞·牡丹同前》是北宋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开篇描绘谷雨时节,天空中云朵轻舞,带来淡淡阴翳,谷雨初歇,半垂的油幕遮挡着些许残余的寒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为后文牡丹的出场做了铺垫。紧接着运用拟人手法,盛赞大自然这位工匠精心着意,将牡丹塑造得新颖巧妙,好似把绚丽的朝霞裁剪下来,装点在露盘之上,形象生动地展现出牡丹的艳丽娇美。下片进一步从侧面烘托,体现牡丹的光彩夺目,其光辉可与锦绣相媲美,馥郁的芬芳令芝兰都黯然失色。最后巧妙借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典故,将牡丹与开元天宝年间繁华的长安、沉香亭子以及唐玄宗联系起来,暗示了牡丹的高贵不凡与备受皇家恩宠。全词笔触细腻,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借牡丹展现自然之美,融入历史典故,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追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谷雨时节牡丹娇艳之态,借典故写其高贵受宠,表达对牡丹之美赞赏,暗含对繁华历史的追思。

2. 写作手法

正衬:“剪刻朝霞饤露盘”中,以“露盘”这一常用于承接仙露的器物为衬,露盘自带清雅高洁的意蕴,牡丹置于其上,借露盘的洁净神圣,正衬牡丹如仙品般的珍贵与不凡,凸显其在自然造物中被精心雕琢的美好。比喻:“剪刻朝霞饤露盘”,将牡丹比作被裁剪的朝霞,盛放于承露盘中,生动写出牡丹色彩艳丽如霞、带着露水的娇艳姿态。借景抒情:“雪弄轻阴谷雨干。半垂云幕护残寒”,描写谷雨时节轻阴未散、云幕低垂遮挡残寒的景象。暮春微凉的环境里,牡丹悄然绽放,诗人借这样的景致,既交代了牡丹盛开的时节与环境,又暗含对牡丹在微凉中绽放的怜惜,以及对其坚韧美好的赞美,将对牡丹的喜爱融入景物描写中。化用:“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化用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沉香亭北倚阑干”。原句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共赏牡丹,君王因花与美人欢喜;此句保留“沉香亭”“带笑看”,以“三郎”指唐明皇,侧重写其在钩栏畔对牡丹的喜爱,借帝王赏花场景,凸显牡丹“国色天香”的特质。

3. 分段赏析

上阕:“云弄轻阴容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此句以环境描写开篇,点明牡丹开放的时节与气候特点。谷雨时节(二十四番花信风之一),暮春天气阴晴不定,雨水渐收但余寒未散,需以“油幕”遮护花枝。此景呼应白居易《买花》中“上张帷幕庇”的护花场景,既体现牡丹娇贵需精心呵护的特性,又暗含对自然气候的细腻观察。“化工著意呈新巧,剪刻朝霞灯露盘。”此句以拟人手法赞牡丹的天然之美。词人将牡丹比作“剪刻朝霞”,花瓣层叠如霞光裁剪,花蕊晶莹似露珠缀饰,赋予其灵动鲜活的生命力。搜索结果中提及牡丹花瓣“如绸缎闪烁明丽光芒”,色彩“从淡粉至深红”“层次斑斓”,与此句“朝霞”之喻相契合,凸显其形色之美。下阙:“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过片转写牡丹的华贵气韵。“辉锦绣”言其色彩绚烂胜锦缎,“掩芝兰”则借对比突显花香馥郁压众芳。后句引唐玄宗时期长安盛景,牡丹风靡宫廷与民间,成为盛世风雅的象征。历史上牡丹因“国色天香”被奉为富贵图腾,洛阳、长安等地竞相栽培,形成“花开动京城”的盛况。“沉香亭子勾栏畔,偏得三郎带笑看。”末句化用李白《清平调》典故,以沉香亭畔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轶事作结。牡丹与美人相映成趣,既呼应“名花倾国”的诗意,又暗含对盛世浮华的追忆。词人借古喻今,以牡丹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雅趣融为一体,深化其“倾国倾城”的文化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题渊明轩》

下一篇:宋·贺铸《题黄冈东坡潘氏亦颜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