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chūn
fēng
·
·
lóu
wài
píng
shān
xiù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lóu
wài
píng
shān
xiù
píng
lán
xīn
mèng
hòu
guī
yún
xīn
hòu
hòu
hòu
dào
lǒng
méi
huā
jiāng
táo
duàn
hún
zhāo
shǒu
chǔ
zhì
hàn
shān
jiù
zhuāng
céng
zhěn
xiù
dōng
yáng
yǒng
shèng
qíng
shòu
shòu
shòu
suí
àn
shāng
wèi
chéng
huái
怀
yuǎn
zhī
yān
liǔ

译文

楼外山峦秀丽如屏。我凭栏而立,刚刚从新梦中醒来。那归来的云朵啊,为何耽误了我与佳人的相约之期,我痴痴地等候、等候、等候。仿佛看到她如陇上的梅花般高洁,又似渡江的桃叶般娇柔,令我魂牵梦绕,不禁向她招手。她曾经穿着楚地的汗衫,旧时的模样仍历历在目。她那啼哭时的妆容,曾印在我的枕边衣袖之上。吟罢东阳沈约的伤春之诗,我满心都是哀愁,身体日渐消瘦、消瘦、消瘦。我仿佛置身于隋堤岸边,为离别而悲伤,又似在渭城之中,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眼前只有一枝如烟的柳树,更添愁绪。

逐句剖析

"楼外屏山秀":楼外山峦秀丽如屏。

# 屏山:县名,在四川省。

"凭阑新梦后":我凭栏而立,刚刚从新梦中醒来。

"归云何许误心期":那归来的云朵啊,为何耽误了我与佳人的相约之期,

"候候候":我痴痴地等候、等候、等候。

# 候候候:急迫等待。

"到陇梅花":仿佛看到她如陇上的梅花般高洁,

"渡江桃叶":又似渡江的桃叶般娇柔,

"断魂招手":令我魂牵梦绕,不禁向她招手。

"楚制汗衫旧":她曾经穿着楚地的汗衫,旧时的模样仍历历在目。

"啼妆曾枕袖":她那啼哭时的妆容,曾印在我的枕边衣袖之上。

"东阳咏罢不胜情":吟罢东阳沈约的伤春之诗,我满心都是哀愁,

# 东阳:这里应指水名。在浙江省内。

"瘦瘦瘦":身体日渐消瘦、消瘦、消瘦。

"隋岸伤离":我仿佛置身于隋堤岸边,为离别而悲伤,

# 隋岸:即隋堤岸,炀帝时开通济河,入长江,两岸植杨柳,后人称之隋堤。

"渭城怀远":又似在渭城之中,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一枝烟柳":眼前只有一枝如烟的柳树,更添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春风·楼外屏山秀》乃宋代词人贺铸妙笔之作。此词借“调梅花赠远”以寄离情,凭“桃叶迎春”以托别绪,情之所钟,皆寓于景、系于物。然词人久候佳人音信无踪,唯余断魂之影,徒然招手,情辞哀婉凄绝,令人动容。下阕更以三“瘦”字叠用,不仅状其形之憔悴,更寓其心之煎熬,此等笔法,实乃托情于灞岸之柳、渭城之烟,词境高远,词心幽苦,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楼外屏山秀,凭阑新梦后”以“屏山”喻楼外青山,画面开阔清丽。“凭阑新梦后”点明时间,梦醒后凭栏远眺,奠定全词惆怅基调。“归云何许误心期,候候候”“归云”象征离人未归,叠用“候”字,节奏急促,强化期盼之切与失望之深,情感如潮水涌动。“到陇梅花,渡江桃叶,断魂招手”“陇梅花”化用陆凯寄梅典故,喻远方情思;“渡江桃叶”借王献之与桃叶之典,暗喻离别之痛。末句“断魂招手”直抒胸臆,将离愁具象化,哀婉动人。下片“楚制汗衫旧,啼妆曾枕袖”“楚制汗衫”指旧时衣裳,“啼妆”暗喻女子泪痕。细节描写勾勒往昔温存,衣袖残留的啼妆,暗示曾经依偎的亲密,今昔对比,更添伤感。“东阳咏罢不胜情,瘦瘦瘦”东阳指南朝沈约,其诗多写消瘦之态。叠用“瘦”字,呼应典故,强化因思念而憔悴的形象,情感浓烈,直击人心。“隋岸伤离,渭城怀远,一枝烟柳”“隋岸”化用隋堤离别典,“渭城”取自王维《渭城曲》,皆为送别意象。末句“一枝烟柳”以景作结,柳丝如愁,虚实相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宝应野泊》

下一篇:宋·贺铸《赠僧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