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āng
zhōu
·
·
suō
xíng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yíng
fēng
zhī
niǎo
què
shuǐ
táng
yàn
qiān
zhū
shēng
héng
chuī
liú
yún
yǎn
yǎn
liáng
yuè
西
nán
luò
jiāng
biān
shān
qīn
chǔ
jiǎo
lán
ráo
míng
fāng
zhōu
yīn
qín
liú
cǎi
xiāng
rén
qīng
zūn
huáng
huā
yuē

译文

露水沾湿的树叶上栖息着萤火虫,微风拂动的树枝上栖息着鹊鸟。水堂上的离别燕子掀起了珠帘。一声横笛吹散了流云,月色黯淡,渐渐向西南方沉落。江边接近吴地,山势延伸到楚地的角落。明晚兰桡将在芳洲停泊。我殷勤地留话给采香的人,不要辜负了与黄花的约定。

逐句剖析

"露叶栖萤":露水沾湿的树叶上栖息着萤火虫,

"风枝袅鹊":微风拂动的树枝上栖息着鹊鸟。

"水堂离燕褰珠箔":水堂上的离别燕子掀起了珠帘。

"一声横玉吹流云":一声横笛吹散了流云,

"厌厌凉月西南落":月色黯淡,渐渐向西南方沉落。

"江际吴边":江边接近吴地,

"山侵楚角":山势延伸到楚地的角落。

"兰桡明夜芳洲泊":明晚兰桡将在芳洲停泊。

"殷勤留语采香人":我殷勤地留话给采香的人,

"清尊不负黄花约":不要辜负了与黄花的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芳洲泊·踏莎行》是北宋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芳洲泊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上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词人通过对露叶、萤火虫、风枝、鹊鸟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下阙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词人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写,以及对离别时刻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阙:“露叶栖萤,风枝袅鹊。”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露水沾湿的叶子上栖息着萤火虫,微风拂动的树枝上喜鹊轻盈地飞舞。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水堂离燕褰珠箔。”水边的堂屋里,离别的燕子掀起了珠帘。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还通过珠帘的细节增添了一份奢华感。“一声横玉吹流云,厌厌凉月西南落。”一声笛音横过夜空,如同吹动流动的云彩,凉爽的月光从西南方缓缓落下。这里通过笛声和月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不舍。下阙:“江际吴边,山侵楚角。”江边是吴国的边界,山峦侵蚀了楚国的疆土。这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展现了历史文化的沉淀。“兰桡明夜芳洲泊。”在明亮的夜晚,兰舟停泊在芳洲之上。这里描绘了舟船停泊的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好。“殷勤留语采香人,清尊不负黄花约。”诗人殷切地留下话语,期待着那位采香的人,希望友谊能够长久,不辜负这黄花盛开的时光。最后这两句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希望友谊能够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送鄂州刑狱掾王懋元功罢官还海陵兼简金陵和》

下一篇:宋·贺铸《送李主簿夷行之官河阴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