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yuān
yāng
mèng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zuì
yàn
yàn
xǐng
wǎn
yuān
yāng
chūn
mèng
chū
jīng
xián
huā
shēn
yuàn
tīng
yīng
xié
yáng
yǒu
piān
bàng
xiǎo
chuāng
míng
diāo
lán
huái
怀
wǎng
shì
shān
chǔ
shuǐ
zòng
héng
duō
qíng
rén
nài
qíng
xián
chóu
zhāo
xiāng
yìng
liǎng
cháo
shēng

译文

在一个明媚的春天,中午,词人多喝了几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头便睡,浓睡中做了一个美好的鸳鸯梦。庭院深深,幽静雅致,花木丛丛,传出了几声黄莺的啼叫。西斜的太阳好像有意识地把它金黄色的光晖照射过来,透进小窗,使这对爱侣完全沐浴在夕阳金色的光晕中。不要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那重重迭迭的吴山,曲曲折折的楚水,纵立横陈,阻挡了视线,遮蔽了眼帘,见不着希望,看不到前景。词人登高,激情满怀,怎奈外物无情,冷若冰霜。闲愁一直缠绕着自己,从早到晚,一时一刻都不曾止息,而且像江海的早潮和晚潮一样,激荡澎湃,波奔浪涌。

逐句剖析

"午醉厌厌醒自晚":在一个明媚的春天,中午,词人多喝了几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头便睡,

# 厌厌:同“恹恹”,昏昏沉沉的样子。

"鸳鸯春梦初惊":浓睡中做了一个美好的鸳鸯梦。

"闲花深院听啼莺":庭院深深,幽静雅致,花木丛丛,传出了几声黄莺的啼叫。

"斜阳如有意":西斜的太阳好像有意识地把它金黄色的光晖照射过来,

"偏傍小窗明":透进小窗,使这对爱侣完全沐浴在夕阳金色的光晕中。

"莫倚雕阑怀往事":不要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吴山楚水纵横":那重重迭迭的吴山,曲曲折折的楚水,纵立横陈,阻挡了视线,遮蔽了眼帘,见不着希望,看不到前景。

"多情人奈物无情":词人登高,激情满怀,怎奈外物无情,冷若冰霜。

"闲愁朝复暮":闲愁一直缠绕着自己,从早到晚,一时一刻都不曾止息,

"相应两潮生":而且像江海的早潮和晚潮一样,激荡澎湃,波奔浪涌。

# 两潮:江海的早潮与晚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是宋代著名词人贺铸的一首抒写闲愁的小令。此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刻画了词人酒醒后萦绕心头的迷离愁绪,展现了其难以排遣的孤独与怅惘。上片以“午醉厌厌醒自晚”起笔,勾勒出醉梦初醒的慵懒之态,词人回味梦境,似真似幻,流露出对往昔或理想境界的眷恋。下片则进一步抒写闲愁的缠绕,词人试图借酒消愁,却终究无法挣脱愁绪的束缚,最终只能无奈面对内心的寂寥。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朦胧,将无形的愁思化为可感的画面,体现了贺铸词作深婉哀怨的艺术风格。贺铸一生仕途坎坷,饱尝漂泊之苦,其词常带沉郁之气。此词虽未明言愁之缘由,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归宿的追寻,具有宋词抒情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贺铸晚年定居苏州时创作此词,正值其人生最为失意落寞的阶段。重和元年(1118),他虽因祖荫获迁朝奉郎,赐五品服,但因性格刚直、“尚气使酒”,始终未得重用,长期沉沦下僚。词人一生襟抱未开,壮志难酬,晚年对仕途彻底失望,遂于任官一年后再度辞官,选择隐居苏州。苏州时期,贺铸远离政治中心,寄情山水,但内心的郁结并未消散。这首《鸳鸯梦》正是其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酒醒后的迷离恍惚,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无不折射出词人对人生的幻灭之感。词中萦绕不去的“闲愁”,既是功业无成的苦闷,也是年华老去的无奈,更是看透世情后难以排遣的孤独。贺铸以婉约之笔,将半生坎坷酿成这首含蓄深沉的词作,在宋词的愁绪书写中留下了独特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宋代词人贺铸所写的一首词,全词借梦境与现实的鲜明对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词人那难以驱散的深沉愁绪,始终以“闲愁”作为情感的核心脉络,于婉约柔美的笔调之中,悄然暗藏着壮志难酬的激愤与无奈。这首词在结构上独具匠心。上片全力描绘梦境中的美好与欢乐,下片则着重抒发现实中的愁苦与无奈,两者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更凸显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失落。在意象运用方面,“鸳鸯”“闲花”“斜阳”等柔美婉约的意象与“吴山楚水”“两潮”等壮阔宏大的意象相互映衬,既展现出了词境的丰富多样,又巧妙地暗示了词人情感的复杂多面。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午醉厌厌醒自晚”起笔,通过“鸳鸯春梦初惊”的恍惚情态,展现词人醉醒之间的朦胧意境。词人选取春日午醉的特定场景,“厌厌”二字既状醉态之慵懒,又暗含心情之郁结。“鸳鸯春梦”的意象,既是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忆,更是对现实孤寂生活的反衬。“闲花深院听啼莺”与“斜阳如有意”两个镜头式的描写,构成上片的主体部分。前者以“深院”为空间背景,通过“闲花”的烂漫与“啼莺”的婉转,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意境;后者则聚焦于“小窗”这一特定视角,以拟人化的“斜阳”为媒介,将爱侣相依的温馨画面定格在金色光晕中。这两个场景既体现了贺铸“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的审美趣味,又以乐景衬哀情,为下片的愁绪抒发埋下伏笔。下片笔锋陡转,“莫倚雕栏怀往事”以理性自诫开篇,却难掩“吴山楚水纵横”的迷茫与怅惘。词人登高望远,本欲排遣愁绪,却只见山水阻隔,前途渺茫。“多情人奈物无情”一句,以精炼的语言道出主客乖离的永恒困境:词人满怀赤诚,而外物冷漠如常。这种情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慨叹,也是对世间常态的深刻洞察。结尾“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是全词的情感高潮。词人以钱塘潮水为喻,将无形的愁思具象化为昼夜不息的海潮。“朝暮”的时间维度与“两潮”的空间意象相互交织,既写出了愁绪的持久绵长,又表现了其汹涌澎湃的力度。这种比喻既充满浪漫气息,又暗含沉痛意味,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构思精巧,上片写梦境之甘美,下片抒现实之苦闷,以“闲愁”贯穿始终。在浪漫想象与冷峻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完成了一位失意文人的精神自画像。词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塑造,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展现了其“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的艺术风格。

3. 作品点评

这首《诉衷情》是贺铸晚年退居苏州后的感怀之作。据《宋史》记载,贺铸“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其耿直傲岸的性格使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词中抒写的“闲愁”,实则是词人历经宦海沉浮后的人生况味。上片写酒醒后对梦境的回味,下片抒写被闲愁缠绕的苦恼,全词五句递进连承,一气贯注,将抽象的愁思化为具体的行动描写,体现了贺铸词作“闲雅有情思”的独特风格。这首词不仅是词人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更折射出宋代文人在政治失意后的精神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词人把自己的“闲愁”作如此形象的比喻,不唯充满了浪泄气息,更足见其精神痛苦之深。

现代作家毛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秋风登城楼》

下一篇:宋·贺铸《凤栖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