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怀归翻送客":无时无刻不想早日回家,今天反而要为挚友送别,
# 翻:因离别引起的种种复杂心情。
"春风祖席":春风和暖,
# 祖席:本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的一种仪式,这里便指饯行的酒宴。
"南城陌":在南城陌上的长亭为你饯行。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席间默默无言,只有频频举杯,纵情豪饮。
# 卷白:卷白波,所谓卷白波者,盖卷白上之酒波耳,言其饮酒之快也。这句是在劝酒。,觞:酒杯。
"动管色":此时,席间奏起了凄婉的管乐,
# 管色:指离别时奏起的音乐。
"催行色":似乎在催促行人上路;
"动管色":吹奏起管乐,
"催行色":又一次催促着行人赶紧上路。
"何处投鞍风雨夕":风雨交加的夜晚你将在何处解鞍投宿?
"临水驿":是临近水边的驿站,
"空山驿":还是空寂山中的驿站;
"临水驿":是临水的驿站啊,
"空山驿":还是空山旁的驿站。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纵然我们相距千里之隔,只能把相思寄托给明月。
"梦咫尺":在梦里我们似乎近在咫尺,
"勤书尺":记得要勤写书信;
# 书尺:书信。
"梦咫尺":在梦里我们看似近在咫尺,
"勤书尺":千万要常寄书信来啊。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也是一首抒情词。描绘了为挚友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设想分别后的情景,表达了临别时复杂的情思,同时通过叠句展现出独特的声情美。
2. 写作手法
重章叠句:“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与“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通过重复词句强化情感。前句渲染离别时管弦催促的紧迫与不舍;中间句突出友人旅途投宿的孤寂;后句强调相思之情与书信寄托,增强韵律感与情感浓度。设问:“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先提出风雨夜友人投宿何处的疑问,再自答是临水、空山的驿馆,引发读者思考,也展现词人对友人旅途境况的担忧,使情感表达更真挚自然。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春风祖席南城陌”中,春日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反衬出词人送别友人、自身羁旅的愁苦,明媚春光与深沉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更显离情之悲与漂泊之苦。
3. 分段赏析
上片:“终日怀归翻送客”,此句巧妙地揭示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终日怀归”生动地描绘出词人长久以来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他羁旅行役的漂泊之苦,每日都渴望踏上归途;另一方面,“翻送客”则点明此刻的行为,本就归心似箭的词人,却不得不为友人送行,这种乡愁与离愁的叠加,使得情感更为浓郁。与王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相比,王维诗句中透露出的豁达潇洒,在贺铸此句中转变为沉郁的感慨,更增添了一份无奈与哀愁。“春风祖席南城陌”具体地描绘了饯别的场景。“春风”点明了时节,在这风和日丽的美好春日,本应是人们结伴踏青、饮酒赋诗的欢乐时刻。然而,词人却只能在城南的陌上长亭,为即将踏上旅途的友人设宴送别。想到友人也将如自己一般,在漂泊中饱尝孤寂与痛苦,二人相对无言,唯有举杯饮酒,这份惆怅与无奈在春日的背景下更显深刻。“便莫惜离觞频卷白”细致地刻画了席间劝酒的情景。主宾二人相对而坐,一杯又一杯地饮酒,本想借酒消愁,却发现愁绪愈发浓重。频繁地劝酒,不仅衬托出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羁旅行役生活的艰难。他们彼此深知对方的处境,只能通过饮酒来表达内心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采用叠句的形式,极具艺术感染力。重复的语句如同那悠悠不绝的管弦之音,声声催促着行人启程。尽管二人心中满是不舍,有着千般眷恋、万种离愁,但在这催促声中,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分别。回环往复的韵律,将离别的悲苦哀愁层层渲染,让人深切感受到那份凄婉与决绝。下片:“何处投鞍风雨夕”以设问的方式开篇,词人设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友人将在何处投宿歇脚,充分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这一问,饱含着词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情感基调。“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以叠句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友人旅途的孤寂与艰辛。想象友人在穿越万水千山后,只能在简陋冷清的临水驿、空山驿中度过一个个无人陪伴的夜晚,这样的场景让人倍感凄凉。词人凭借自身丰富的羁旅行役经历,深刻地体会到友人的痛苦与孤独,从而更加强化了他对友人的牵挂。“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是词人对友人深情的告白和对友情的郑重承诺。即使二人相隔千里,只能共同仰望同一轮明月,思念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勤书尺”是词人对友人的反复嘱托,他希望在梦中能够与友人近在咫尺,梦醒之后也能通过书信来慰藉彼此的思念之情。这几句词,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动。
4. 作品点评
该词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叠句的使用,重复的叠句逼真呈现出作者临别时恋恋不舍、再三叮嘱的情状,同时折射出临别之际二人内心交织的复杂情感,有力彰显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 读完这首词,给我们印象最突出的,就是方回创造性地在此调中三次运用叠句,充分发挥了词的声情美。方回不仅根据内容的需要增加了字数,而且巧妙地利用叠句的回环反复,使人在恬吟密咏之中,更强烈地体会到词人低回窗眇的别绪离情。把这首词与前人诗歌中的送别名篇相比,只就形式上的错落有致、一唱三叹而言,方回词很明显地占有声情方面的优势。
不详杏同诗社常务副社长李维新《草集》
# 情生文,文生情,何文非情。而以参差不齐之句,写郁勃难状之情,则尤至也。
明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