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厌香醪斟绣履":别嫌用绣鞋斟的美酒浅淡,
"吐茵也是风流事":即便醉后吐在车茵上,也是件风流韵事。
"今夜夜寒愁不睡":今夜寒夜难眠,满心愁绪。
"披衣起":披上衣裳起身,
"挑灯开卷花生纸":挑亮灯火翻开书卷,书页上的花纹像生了光。
"倩问尊前桃与李":想问当年酒筵前的“桃李”,
"重来若个犹相记":如今我重来,有谁还会记得。
"前度刘郎应老矣":前度刘郎想必已老了。
"行乐地":当年寻欢的地方,
"兔葵燕麦春风里":只剩兔葵、燕麦在春风里生长。
"临淮席上":临淮的宴席上,
"有客自请履饮之":有位客人自己要求用鞋子斟酒来喝,
"已辄呕":喝完后就呕吐了。
"有所欢":有个心仪的人,
"促召之":被急忙召来,
"既见":见面之后,
"如昧平生者":那人却像素不相识一般。
"是夜以病目":这天夜里我因为眼疾,
"命幕僚主席":让幕僚主持宴席,
"因赋此以调二客":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调侃这两位客人。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莫厌香醪斟绣履。吐茵也是风流事。”以劝慰口吻开场,“莫厌”引导读者,“香醪”和“绣履”分别代指美酒与鞋子,塑造滑稽饮酒场景。“吐茵”用典(源自“吐茵”历史故事,指呕吐酒污),结合“风流事”,通过反语和幽默手法,调侃客人失态行为,表达对世俗风流的讽刺,显露诗人的戏谑口吻。“今夜夜寒愁不睡。披衣起。挑灯开卷花生纸。”描绘深夜愁绪:“夜寒”营造寒冷环境,“愁不睡”点出内心苦闷;“披衣起”动作描写,刻画诗人辗转反侧的形象;“挑灯开卷”延续动作,“花生纸”比喻灯光下纸张光泽如同花朵绽放,语言生动形象。这段借景抒情,由外而内渲染孤寂氛围,展现因人事变迁引发的深沉感慨。下片“倩问尊前桃与李。重来若个犹相记。”转向质问口吻:“倩问”意为请问,“尊前桃与李”借代席前佳人;“重来若个犹相记”感慨重访时无人相识,突出人情易变的主题。运用设问手法,强化事过境迁的无奈,语言简洁有力,传递出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感。“前度刘郎应老矣。行乐地。兔葵燕麦春风里。”深化历史感慨:“前度刘郎”引用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典故,暗示自己年华老去;“行乐地”呼应前文宴席,点明欢乐场景;“兔葵燕麦春风里”以“兔葵”、“燕麦”等野草意象,描绘春风吹拂的荒芜景象。
上一篇:宋·贺铸《小重山·四之四》
下一篇:宋·贺铸《东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