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功名终若何":将相的功名最终又能怎样,
"不堪急景似奔梭":难以承受急促的时光像奔跑的梭子。
"人间万事何须问":人间的各种事情何必去追问,
"且向樽前听艳歌":姑且在酒樽前听那艳美的歌声。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1. 分段赏析
“将相功名终若何”,开篇就用一个问句提起读者的注意,那些将相们追求的功名,到最后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终若何”三个字说得直接,却藏着深层的思考:人们总以为功名能长久留存,可真的是这样吗?这一问,像轻轻拨开了一层迷雾,让人开始琢磨功名的真正价值,也让整首诗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回望与感慨的调子。“不堪急景似奔梭”,紧接着写时光的样子,那些过得飞快的日子,就像织布时来回奔跑的梭子,让人看着都觉得难以承受。用“奔梭”来比时光,特别形象:梭子跑得越快,布织得越急;时光过得越急,日子就流逝得越匆忙。这种比喻让看不见的时光变得能“触摸”到,也和上一句对功名的疑问相呼应,正因为时光这么快,那些曾经耀眼的功名才更容易被冲淡啊。“人间万事何须问”,有了对功名和时光的感慨,自然就生出这样的想法:人世间的各种事情,又何必去追问答案呢?就像功名会逝去、时光会溜走,很多事本就没有固定的结果。这句话说出来时,语气好像很淡然,可细想一下,里面藏着不少复杂的情绪,有对世事无常的接纳,也有几分说不清的怅惘,就像心里有很多话,最后却轻轻叹了口气。“且向樽前听艳歌”,既然想不通、问不透,那就暂时放下吧,姑且坐到酒樽前,听听那些婉转的艳歌。这不是真的要逃避,更像是在当下的场景里找个安放情绪的角落。宴饮时的歌声就在耳边,能暂时让人从对功名、时光的感慨里抽离出来,可那份无奈和怅惘并没有消失,只是悄悄藏进了歌声里,让人读完后心里还留着一点余味。
上一篇:宋·寇准《春望书事》
下一篇:宋·寇准《题杨氏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