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ài
shàng

朝代:宋作者:寇准浏览量:1
chūn
fēng
qiān
dòng
​​sài​​
xuě
fāng
xiū
wǎn
jiǎo
shù
shēng
jiāo
bīng
wèi
liú
zhēng
rén
lín
jiǒng
guī
yàn
bié
cāng
zhōu
tóu
fēng
dìng
yuǎn
hóu

译文

春风吹过千里大地,榆林塞的雪刚刚停止。傍晚号角声断断续续响起,交河里的冰还没有开始流动。出征的士兵面对着遥远的沙漠,南归的大雁告别北方的沧州飞向远方。我想要考虑像班超一样扔掉笔去从军,渴望像班超那样立功封侯。

逐句剖析

"春风千里动":春风吹过千里大地,

"榆塞雪方休":榆林塞的雪刚刚停止。

"晚角数声起":傍晚号角声断断续续响起,

"交河冰未流":交河里的冰还没有开始流动。

"征人临迥碛":出征的士兵面对着遥远的沙漠,

"归雁别沧州":南归的大雁告别北方的沧州飞向远方。

# 雁:劳校作鸟。

"我欲思投笔":我想要考虑像班超一样扔掉笔去从军,

"期封定远侯":渴望像班超那样立功封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塞上》是北宋政治家寇准创作的五言律诗,约作于979年其任职河北大名县期间。全诗以边塞早春为背景,前两联“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勾勒出春风与残雪共存的独特气候,通过号角声与未解冻的交河展现戍边环境的肃杀。后两联以征人远行、归雁南迁的对比,暗含戍边艰辛,尾联借班超投笔典故直抒渴望建功的豪情。诗中“春风/冰雪”“征人/归雁”的意象对照,在苍茫景象中透出昂扬气魄,既展现边塞风光的壮阔,又暗含诗人报国志向,未显悲戚而尽显刚健风骨,凸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寇准的《塞上》写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那时辽宋边境正剑拔弩张,他正在河北大名县任职,便借边塞的风光景物,抒发了自己想要投身军旅、报效国家的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春风吹过千里、榆关积雪初歇的景象,傍晚号角响起时交河仍冰封未融;戍边将士立在荒漠,归雁告别北方。表达了诗人弃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愿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征人临迥碛,归雁别沧州”运用鲜明对比,“征人”即戍边将士,他们置身于广袤孤寂、严寒依旧的边塞大漠,肩负保家卫国之重任,只能默默坚守,饱尝思乡之苦与边地生活之艰辛;而“归雁”作为顺应自然节律的候鸟,在春回大地之时,能够自由振翅高飞,潇洒告别苦寒边地,回归温暖故乡。此对比既赞颂了征人舍家卫国、坚守岗位的忠勇无畏,又含蓄流露出征人对自由归乡的深切渴望。用典:“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化用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投笔从戎”的典故说的是东汉班超的故事。班超原本以替人抄书为生,觉得这样没出息,便扔掉笔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边疆立功,哪能老死在笔墨纸砚间?”后来他参军出使西域,屡立战功,被汉和帝封为“定远侯”。诗人借此典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渴望效仿古人、弃文从军、建功封侯的豪情。烘托:“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这两句通过“晚角声”“交河未流冰”的细节描写,用环境烘托,生动刻画出戍边环境的肃穆与严酷。“晚角声”是军中号角在傍晚响起,声音悠长苍凉,为寂静的边地添了几分紧张与庄重;“交河未流冰”则写河水因天寒仍未解冻,冰层凝结,更显边地奇冷。二者共同勾勒出边塞冬日的萧瑟图景,既写出戍边生活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坚守苦寒之地的敬佩。

3.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以“春风”与“积雪”对比,展现边塞早春的独特景象。春风虽能吹绿中原,但边塞的严寒仍存,积雪消融暗示寒冬结束,戍边生活依然艰苦。颔联,通过听觉(号角声)和视觉(未融的冰河)描写边塞的肃穆与寒冷。“晚角”象征军营的戒备状态,“冰未流”进一步强调气候的恶劣,烘托戍边环境的肃杀。颈联,以“征人”与“归雁”形成对比——征人坚守边疆,大雁却能南归,暗含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迥碛”(广阔沙漠)与“沧州”(水边之地)的空间差异,突显戍边者的孤独与艰辛。尾联,借用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弃文从武,后封定远侯),直接表达诗人渴望弃文从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全诗至此由景入情,升华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寇准《书山馆壁》

下一篇:宋·寇准《忆樊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