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夏雨歇":远方山峦间,夏日的雨刚刚停歇,
"远树凉风至":清凉的风,从远处树林悠悠吹来。
"凭栏偶开襟":我凭靠栏杆,偶然敞开衣襟,
"新蝉动秋思":新出现的蝉儿一声鸣叫,瞬间触动了我心中的秋思。
"沙溪洁细流":沙边的小溪,流淌着清澈细碎的水流,
"庭木惊疏翠":庭院里的树木,经雨冲刷后,翠色变得稀疏,
"节候又复然":节令又到了这样的时刻,
"幽忧斯所萃":深沉的忧愁,在此刻汇聚凝结。
"芳岁若奔流":美好的年岁像江河奔涌,
"羲光不停辔":太阳的光芒如车马疾驰,不会停下。
"感物悼前期":因眼前景物感伤逝去的时光,
"谁知此时意":可又有谁,能明白我此时的心境呢。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1. 分段赏析
“遥山夏雨歇,远树凉风至”,描绘雨后远山的景象,夏雨停歇,凉风拂过远处树林。“歇”字让雨的动态戛然而止,凸显雨后天清的宁静;“至”字赋予凉风主动的动态感,送来清爽。从大视角勾勒郊野雨后初霁轮廓,为全诗奠定清寂的环境基调,开启对秋意(虽夏却已含秋思)郊景的铺陈。“凭栏偶开襟,新蝉动秋思”,写诗人凭栏的动作与心境,偶然敞开衣襟,新蝉鸣叫触动秋思。“偶”字见随性,是自然融入景中的姿态;“动”字为关键,新蝉本是夏虫,却引动秋日愁思,将时令错位感与羁旅孤寂相缠,把景与情悄然勾连,让无形秋思借新蝉有声可感。“沙溪洁细流,庭木惊疏翠”,聚焦沙溪与庭木,沙溪流淌着清澈细流,庭院树木因雨显稀疏之翠。“洁”字状沙溪清澈,如镜面映现心境;“惊”字拟人,写庭木似因雨而惊觉自身翠色减淡,细腻呈现雨后树木的细微变化,从微观景致深化秋景的寂寥与自然的静美,也暗合了诗人久客的敏感心绪。“节候又复然,幽忧斯所萃”,感叹节候又到这般(夏末向秋),幽愁在此汇聚。“又”字强调节候轮回的无奈,年复一年的时光流转,加重久客的漂泊疲惫;“萃”字将幽忧具体化,似有形之物汇聚,把前文景中描写的隐情,凝聚为浓郁的孤寂与对时光的喟叹。“芳岁若奔流,羲光不停辔。感物悼前期,谁知此时意”,以“芳岁若奔流”比喻年华如水流逝,“羲光不停辔”说时光似车马不停,用比喻强化时光易逝之感。“感物悼前期”因眼前景物感伤过往,“谁知此时意”直抒胸臆,在岁月奔涌、节候轮回中,凸显出诗人无人理解的孤寂,收束全诗,让个人羁旅愁思、时光感叹,沉淀为深沉的幽怀心境。
上一篇:宋·寇准《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
下一篇:宋·寇准《春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