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shuǐ
qīng
hán

朝代:宋作者:寇准浏览量:1
shuǐ
qīng
hán
shè
gōng
dōng
fēng
màn
dìng
cháo
xīn
yàn
shī
湿
chuān
穿
huā
zhuǎn
xiàng
chǐ
xūn
xiǎo
tíng
zhēn
xiàn
线
chóu
é
qiǎn
fēi
hóng
líng
luàn
zhū
lián
juǎn

译文

水边的小路带着淡淡的寒意,春社时节的雨刚下透,东风轻柔地吹拂着。刚筑好巢穴的燕子。在沾着雨水的花丛中穿飞盘旋。象牙尺子和熏香的炉子,天刚亮就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她眉峰像含着淡淡的愁绪。飘落的花瓣纷乱地散着。她斜倚着,看那珠帘高高卷起。

逐句剖析

"水陌轻寒":水边的小路带着淡淡的寒意,

"社公雨足东风慢":春社时节的雨刚下透,东风轻柔地吹拂着。

"定巢新燕":刚筑好巢穴的燕子。

"湿雨穿花转":在沾着雨水的花丛中穿飞盘旋。

"象尺熏炉":象牙尺子和熏香的炉子,

"拂晓停针线":天刚亮就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

"愁蛾浅":她眉峰像含着淡淡的愁绪。

"飞红零乱":飘落的花瓣纷乱地散着。

"侧卧珠帘卷":她斜倚着,看那珠帘高高卷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水陌轻寒》为北宋政治家、词人寇准所作,是一首收录于《全宋词》的宋词。此词创作于宋代,巧妙融合自然景致与室内情景,传递出细腻幽微的情感。上阕以“水陌轻寒”描绘出初春时节郊野略带寒意的景象,借“社公雨足”“定巢新燕”等意象,细致刻画了雨后湿润的节气特点。下阕转而描写“象尺熏炉”构成的室内画面,“拂晓停针线”的细节暗透出人物的慵懒之态;“飞红零乱”的外景与“珠帘卷”的内景形成视觉上的呼应,而末句“珠帘卷”的重复,更让闲愁萦绕的氛围愈发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水陌轻寒”起笔,写水边长路带着淡淡的寒意,“社公雨足东风慢”点出春雨刚下透,东风轻柔吹拂,勾勒出春日雨后的温润氛围。“定巢新燕”写刚筑巢的燕子,“湿雨穿花转”则细致描绘燕子在雨中穿过花丛的动态,既见春雨的绵密,又显生机。这几句以景为主,用“轻寒”“慢风”“新燕”“穿花”等意象,铺展出生动的春日图景。下片转向人物,“象尺熏炉”点出闺中用具,“拂晓停针线”写天刚亮就停下针线,暗示人物无心劳作的状态。“愁蛾浅”直接刻画女子淡锁的眉峰,藏着不易察觉的愁绪。“飞红零乱”写落花纷乱,与上片的雨景呼应;“侧卧珠帘卷”则以女子斜倚着看卷起的珠帘这一姿态收尾,将人物与落花、空庭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寇准《忆洛阳》

下一篇:宋·寇准《新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