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俗号难治":楚地的风俗向来被认为难以治理,
"司刑尤择贤":掌管刑罚的职位尤其需要选择贤能的人来担任。
"危疑片言决":面对疑难的案件,他能用简短的言辞做出决断,
"舒惨一方专":一方百姓的安乐与苦难,都由他专责掌管。
"松不彫寒色":松树不会因严寒而改变其苍翠的本色,
"丝曾断直弦":如同琴弦即便曾被折断也依然保持正直。
"清风过江外":清正的风气传到江外之地,
"应在下车前":应当在他刚到任的时候就已显现。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开篇点出楚地的治理环境与任职要求。“楚俗号难治”直接点明楚地风俗使治理工作颇具难度,“司刑尤择贤”则强调掌管刑罚的职位更需要选拔贤能之人担任。这两句从背景入手,为后文赞扬任职者做了铺垫,语言简洁明了,突出了职位的重要性与特殊性。颔联“危疑片言决,舒惨一方专”,聚焦任职者的工作能力与职责范围。“危疑片言决”写出面对疑难案件时,他能用简短的言辞做出果断裁决,展现出过人的判断力与决断力;“舒惨一方专”表明一方百姓的安乐与苦难,都由他专门负责。此联通过具体的工作场景,刻画了任职者干练尽责的形象,与首联“择贤”的要求相呼应。颈联“松不彫寒色,丝曾断直弦”,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赞扬任职者的品格。以“松不彫寒色”比喻他如同松树般,不会因环境艰难而改变自身的正直品格;“丝曾断直弦”则以琴弦即便曾被折断仍保持直挺为喻,进一步凸显其坚守本心的品性。这两句通过自然物象与器物的特点,将抽象的品格具象化,使对人物的赞扬更生动真切。尾联“清风过江外,应在下车前”,描绘任职者带来的影响与人们的期待。“清风”象征着清正的风气,“过江外”表明这种风气能传到楚地;“应在下车前”则写出在他刚到任时,人们就已期待这种清正之风的到来。此联以“清风”为意象,既表达了对任职者的信任与期许,又升华了对其品格的赞扬。
上一篇:宋·司马光《题致仕李太传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