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ān
chú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shì
chóng
fēi
guǎn
huī
huá
quán
dǒu
biāo
huí
cán
qíng
bié
xīn
chūn
mǎn
yǎn
lái
qiǎng
jiǔ
zhī
chí
cuì
bǎi
lǎn
kāi
zòng
yáng
méi
nán
ér
píng
shēng
zhì
kěn
shǐ
使
gōng
míng
luò
cǎo
lái

译文

藏玉琯的缇室中,玉管灰烬再次飞起,万物荣华随北斗星柄回转。留恋的残冬悄然离去,毫无留情,清晰的新春景象已铺满眼帘。勉强斟酒,浮动的翠柏枝影映入杯中,懒得翻开粽叶寻找杨梅。男子汉当为毕生志向奋力拼搏,岂能任凭功名埋没于乡野民间。

逐句剖析

"缇室重飞玉琯灰":藏玉琯的缇室中,玉管灰烬再次飞起,

# 缇室:古代察候节气之室。该室门户紧闭,密布缇缦,故名。

"物华全与斗杓回":万物荣华随北斗星柄回转。

# 物华:自然景物。

"依依残腊无情别":留恋的残冬悄然离去,毫无留情,

"历历新春满眼来":清晰的新春景象已铺满眼帘。

"强取酒卮池翠柏":勉强斟酒,浮动的翠柏枝影映入杯中,

"懒开粽叶觅杨梅":懒得翻开粽叶寻找杨梅。

"男儿努力平生志":男子汉当为毕生志向奋力拼搏,

# 生:原作主,据陈本、四库本改。

"肯使功名落草莱":岂能任凭功名埋没于乡野民间。

# 草莱:草莽,喻低下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子渊除夜》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旧年的依依不舍和对新年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志向的追求。首联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更替。颔联表达了对旧年的依依不舍和对新年的期待。颈联描写了除夕夜的习俗,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尾联鼓励友人要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不要让功名被埋没。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子渊除夜》这首诗创作于皇祐三年,当时司马光担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红色的房屋上飞扬着玉制的琯,周围的景物美丽如画,与北斗星团的形状相似,象征着新年的到来。颔联:“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表达了诗人对旧年的依依不舍,但新年已经到来,充满了希望和喜悦。颈联:“强取酒卮浮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描绘了除夕夜的习俗,人们举起酒杯庆祝新年,同时享受着美食,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尾联:“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表达了诗人对男儿的期望,鼓励他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不要让功名轻易流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下一篇:宋·司马光《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猜你喜欢